2)101 林染秋的心理投射_巨大月亮见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简单来说,别人的所作所为被你看在眼里,你第一时间会用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过往经历却给所有的这些行为去下定义和贴标签,这就是一种投射效应在现实中的展现。”

  “你因为自己的过往经历,第一印象觉得别人是好的,或者第一印象觉得别人是不好的,那么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也会觉得别人是如你想象的这般。”

  “比如有一个成语叫做‘疑邻盗斧’,当你觉得你的邻居是一个偷了你斧头的人,此后你看他的所有作为,他的一举一动在你眼里都会加深你所投射过去的这种心理认知。”

  “但林染秋的这种现象却和投射效应相反,这并不是一个林染秋认为李依依偷了自己斧头的故事,而是一个,林染秋认为李依依就是自己,把李依依的形象投射到了自己的记忆当中,代替掉了自己的一部分本我的桉例。”

  “反向投射效应与投射效应形成的原理相同,但形成的过程却是相反的。本质上依旧是当事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加深自己的投射形象,用投射形象代替自己所观察事物的本来样貌。”

  “只不过,这一次,林染秋观察的对象并不是李依依,而是在观察了李依依之后,用自己观察李依依得到的刻板印象,来投射到了自己身上,一遍又一遍加深她对自己的偏见。”

  “……”

  简易AI在思维木屋里对自己的解释,回响在谢治的脑中。

  谢治有条不紊地梳理着来自简易AI向自己传达的信息,一边分析着目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首先……林染秋在逃避自己的形象。”

  “她对自己的形象很不满意,因此她需要一遍又一遍重复李依依的形象,来让自己变得更像李依依。”

  “这是否意味着,在林染秋的内心深处,李依依这样的形象才是正确的,是代表真善美的,是自己应该模彷和学习的,是一种自己应当成为的榜样?”

  “不……不是这么浅显的逻辑关系。”

  “林染秋在逃避自己的形象,不一定是她觉得自己的形象不好,也有可能,她觉得自己的形象无法对抗外部恶劣的现实环境,所以寻找了一个更具力量的新人格来代替自己原有的人格对抗这个世界……”

  “也说不通,很明显李依依的人格形象并非一个充满力量感与反叛精神的形象,她所表现出来的文静与内敛,更像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受害者,之前在废弃厕所被捆绑的开局也反应了这一猜测的正当性……”

  “所以,为什么林染秋要丢弃自己原有的个人形象,将自己的自我认知认知成李依依呢……”

  谢治隐隐地把握住一条脉络,但更具体的推断,他此时还做不出。

  他只能猜测,自己之前的猜想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