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八章 金箔_鉴宝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笔法不合,一般认为或为后人添加,或为临摹者自称。

  也就是说,没有这四个字,反而更能让人联想到这东西是唐代以前的,而这山阴张侯则是临摹者,也就是那个唐代的人。

  就是这四字之差,却让这幅快雪时晴帖显出了它的独特之处,令张天元心中更是觉得奇特。

  不过印刷品那就是印刷品,这幅字用的甚至不是纸,而是一种特殊的接近于塑料的混合材料印刷而成,不易碎,也不易折断,故而能够保存得非常好。

  站远了看,还真看不出来,可是走进一看,这就假的不能再假了,虽说东晋时期宣纸还未流行,甚至可能都没有多少人用过宣纸,但一般书画用的还是纸张,更何况那个时候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混合材料啊。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为了保护王羲之的真迹,特意弄了这么一件印刷品,然后利用裱字的技巧,将真迹严丝合缝地藏进了这印刷品里面。

  但这好像也不太对,因为有一段时间,张天元记得小时候家里墙上挂着的那种塑料画都被拿去烧了,生怕惹出什么祸事来,如果要靠这东西来保护真迹,不太靠谱啊。

  难道是不怕烧,或者说一般的温度无法焚毁熔化的材料写成的书法?并不是用的纸张?

  人一旦有了固定思维,那就有点转不过弯来了,都说纸张不好保存,那么当时如果王羲之想把自己的书法留给后世怎么办?那就得选择更为容易保存的东西啊。

  他有点搞不懂了,于是干脆再度动用了鉴字诀,想要利用透视和查微相结合来取看看这幅字到底有没有夹层,里面到底有没有别的东西。

  这一看,却看到了一片璀璨的金光。

  “金箔!”

  张天元暗暗惊叫,没错,金箔啊,黄金性质稳定,永久不变色、抗氧化、防潮湿、耐腐蚀、防变霉、防虫咬、防辐射,用黄金制成的金箔具有广泛的用途。

  虽然黄金也怕烧,但一般的温度还不可能将其熔化的,这东西延展性又非常好,如果被这混合材料夹在里面,那还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除非有人不小心把这幅字给弄坏了。

  可问题是塑料制品不是纸,不容易搞坏的,再加上这东西也侥幸逃过了焚烧,所以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秘密。

  上一次遇到的是宝藏图,这一次现的是金箔,应该还是写了字的金箔,这让张天元呼吸都有点困难了,他就好像突然间现了一座巨大的宝库,有点惊骇莫名。

  要明白,根据现在的主流观点,王羲之是没有真迹存世的,倘若这金箔上的字真是王羲之亲笔所书,那么就会成为绝对的稀世珍宝啊,就算是拍上个十多亿rmb,那也是绝对有可能的。

  这一回,或许是真得要了。

  他咽了口唾沫,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毕竟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还不知道这里面的到底是不是王羲之的真迹呢,因为隔着塑料制品,再加上金箔反光,他的透视和查微能力都被严重影响了,真要看个究竟,还得是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之后好好地看过才能确定。

  当然了,即使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东晋时期的金箔那也算是文物了,传统工艺制作的金箔,是以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为主要原料,经化涤、锤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的特殊加工,使其呈现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厚度不足o.12微米。

  过去没有现代这么多的高科技工具,完全手工做出来的金箔啊,而且还有东晋书法家的亲笔书法,就算这个人不是王羲之,那绝对也值不少钱呢,反正一千块钱买来的东西,肯定是赚了,这一点毋庸置疑。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