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手稿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话禀报我家主人。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

  “慢走,小兄弟。”

  离开聚雅斋后,池非隔着衣服摸了一下放在胸口口袋里的银票和银子,心中充满了雀跃。

  这种的感觉,比他当年兼职网络写手时,拿到的第一份稿费还兴奋。

  因为这表示他写出来的东西的确是可以被这时代所认同的。

  至于有多少人会认同,就要看出版之后的反应了。

  其实池非原本不太想将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梁祝》直接卖断的,但在接触过其他几家书坊后,发现想走分成这条路很难。

  一般作者,就算是中小神级别的作者,人家书坊也是直接将作品买断的,根本不会跟你谈什么分成。这已是行内的惯例。

  除非你是非常有名的作者,换作现代的话来说,至少是大神级别的作者,才有资格有底气跟书坊谈分成。

  不过算了,他只是希望《梁祝》这个故事可以面世而已。能卖到一百多两,已经是意外之喜,做人不能太贪心。

  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银行出现,不然他真想把钱存到银行里,这样才放心。

  毕竟一百二十多两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按他现在每月3两银子的工钱来算,要不吃不喝存上三年多才存够。

  平常人家每月有个十几两就基本可以让全家保持温饱了。

  不过银行就不用想了,就算是在他那个世界里,能存钱取钱类似于银行的票号(亦称“票庄”)也是在清朝中后期才出现。

  这个朝代不管是历史还是社会环境,都跟明朝很相似,基本不太可能出现票号。

  ………………………………

  把手稿交出去后,池非算是了了一件心事。

  至于聚雅斋那边会怎么运作这本书,池非就不操心了。

  商人重利,花大价钱买下的稿子肯定会尽可能地扩大价值,人家才是内行。

  于是他像往常那样,该上工的上工,该教人的教人,该练功的练功,过得既充实又忙碌。

  由于晚上不用写稿,他有更多的时候练拳。

  还好他的房间离邓全他们比较远,这才不会影响到他们。

  经过三个多月的苦练,他的手臂和小腿肌肉逐渐变得厚实起来,打完木人桩后已经不会再出现又肿又痛的情况。就连身体素质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

  他相信,只要像现在这样不间断地练到二十岁左右,就能恢复到他以前的水准。

  在这种充实有序的作息下,他开始构思第二本小说。

  如果说第一本《梁祝》是他对自己原来那个世界的缅怀和回忆,那这第二本小说则是他的野心之作。

  他想让这个时代连看《金锁缘》这种男版玛丽苏小说都看得如痴如醉的读者,看看什么才是真正有水平的YY大作。

  他一向认为,YY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反而是作品吸引人的地方。

  举个例子,作家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