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2 又一年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余。

  不过这也很容易理解,江南一带地域宽广,识字的人更多,因此卖得更好也就很正常了。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光凭原来几台印刷机已经满足不了需要,池非只能不断引进新机器扩大生产。

  如今在他的印刷厂里,足足有十二台印刷机在工作。负责印刷和挑字的工人全是那些流民孩子,他们基本上已经全部上手了。

  池非也不是个小气的老板,他按产量给这些孩子发工钱。

  做得越多,工钱也越多,多劳多得,十分公平。

  以现在的产量来算,平均每个熟手孩子每月能拿到十两左右的工钱,就算手脚慢一些也能拿到八两左右。

  就连那四个负责排版的女孩子,池非也给到了每人每月固定七两银子的工钱。

  这样高的工钱让这些一年前还在街上流浪乞讨、难以维持温饱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作梦都想不到的巨款。

  而且最重要的不是一笔过,而是每个月都有,这简直让他们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因此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拼了命地干活,一刻都不想停。

  池非不想他们小小年纪就累坏了身体,于是在厂房里装了一个铜锣。叫张小娥每隔一个时辰就敲响这个铜锣,迫使所有人都停下来休息一柱香时间,然后才能继续开工。

  晚上因为光线不好,更是尽量减少加班。

  因为手上有了钱,孩子们都变得大方起来,开始给自己买爱吃的东西或买新衣服,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池非怕他们年纪太小容易被外面的歹人盯上,所以不敢让他们单独外出,每次都是成群结队地出门。

  虽然光是所有人的工钱每月就要支出几百两银子,但对于如今日进斗金的池非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像文学报这样大体量的报纸,每月营收确实可以说是暴利,连香皂这样的暴利产品都无法相提并论。

  何更况,经过这一年时间的市场调整,香皂终于不可避免地跌价了,逐渐跌到现在每块半两的价钱,估计再过一两年就会变成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的常见日用品。

  在与宁雅芷成婚后,池非自然要从他那二进的小四合院搬到那幢四进的新家。

  虽然房子是不住了,但这小四合院是他买的第一个产业,意义非凡,所以他并不打算卖掉,只让张小娥和大牛每月定期过来打扫一下卫生和做一些日常维护工作。

  池非还计划好,以后如果张小娥成亲的话,就把这小四合院送给她当嫁妆。

  对于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实丫头,池非总会特别关照她。

  池非曾经问过张小娥和大牛他们要不要留下来,结果他们都很紧张地表示要跟着他,一副怕他会扔下他们不管的样子。

  看到他们确实想跟着他,池非就把他们带到新家那边去。只不过平时他们两个还是会来报社这边帮忙,以报社这边的工作为主。

  最近这段时间,池非明显感觉到岳父很忙的样子,经常不在国公府,而且周围的气氛也有些紧张,不时能听到一些有关边境胡人的异常消息。

  或许正如岳父之前所说的那样,可能不久之后西北那边又将会有战事发生。

  :。: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