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6 故里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起参加官员选拔考试,我简直不敢想象那是一种何等屈辱的场面,斯文尽失,斯文尽失啊!”

  “据说宁家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们刚刚叛出朝廷之后,就有大批文官逃离西北以撇清关系。

  估计西北的文官是真的太过紧缺,所以才不得不用这种办法来选取官员。”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轻易改变科举选官制这种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这肯定会招来全天下所有读书人的唾弃,以后还有哪个读书人肯帮他们做事。”

  “说得没错,宁家这样做无异于饮鸠止渴,病急乱投医的做法只会让人死得更快。”

  “我敢肯定,只要是稍微有些骨气的读书人都不会参加这个所谓的官员选拔考试,这实在太羞辱人了。”

  看着这些义愤填膺不断咒骂着西北新政的读书人,一直没出声的简书棋却觉得有些好笑。

  真的会没有读书人去参加官员选拔考试?这种话只有傻子才信。

  他相信,此政一出,西北那边肯定会在大把读书人争着抢着去参加选拔考试。

  毕竟西北读书人本来就不多,能考上进士当官者更是凤毛麟角。

  别说考上举人甚至是进士,当地有人能考上秀才就已经是祖上冒青烟了。

  如今只要是举人或做满五年的吏员就有资格参加选官考试,凡是符合条件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天下绝大多数读书人寒窗十多载甚至数十载,拼了命地去参加科举考试难道真的是为了读圣贤书、宏扬大道?

  这种话也只能骗骗小孩而已,谁都知道这些读书人图的不过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当官、出人头地罢了。

  西北这条新政相当于把当官的机会硬生生地分出一半给了普通的吏员,从而减少了读书人当官的机会。

  虽然这是发生在西北的事,离他们很远,但这样的做法显然还是触碰到了这些读书人的心里底线,所以才会如此的生气。

  简书棋虽然本身也是个读书人,但在经历了这么多事后,他已经成熟了许多,开始学会以一种宏观大局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西北这条新政咋看上去好像离经叛道,但细想之下却自有其道理。

  正如这些读书人所说,自宁家高调叛出朝廷之后,就有大批文官逃离西北以撇清关系,导致西北境内文官紧缺。

  而西北当地读书人又不多,如果按照传统惯例展开科举考试的话,能有多少读书人考上还是个未知数。

  这还不是个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以先皇靖安帝的忠臣遗孤自称的西北宁家有资格举办科举考试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

  既然宁家以忠臣遗孤自居,身为臣子却代替皇家举办科举考试,这本身就是一件大逆不道之事。

  假如宁家真的这样做,就相当于自打嘴巴,给了天下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