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7 江东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推广。

  如果顺利的话,只要三到四年时间,土豆就会取代小麦、高梁成为西北军民的主要粮食。

  至于成功与否,就要看他自己了。

  一想起今后自己要做的事,简书棋可谓是热血沸腾,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土豆的育种工作当中。

  ……………………

  土豆这种全新的农作物进入九江只有少数人知道,京城方面更不知道此事。

  此时的大魏朝廷,正处于多事之秋。

  好不容易压制住南边胡人北进的势头,而西北和东北的宁家又没有太大的异动,原本局势应该算是稳定下来了。

  但还没等朝廷众官员高兴太久,江东一带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乱,这让原本就有些捉襟见肘的大魏朝廷再次疲于奔命。

  这次发生在江东的民乱不像其他地方因为不断加税所引发的小规模民乱那样简单,因为这次发生暴乱的乱民足有四十多万人。

  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远非普通地方民乱可比。

  这次民乱的源头,就在于江东一带试行的梯田法上面。

  原来,朝廷为了安置这些从南方逃亡而来的流民,把所有流民驱赶到以山地为主的江东境内,然后在当地学东北的漳州府和临祈府那样沿渭江附近大建梯田。

  流民们为了活命,只能按官府的命令去挖渠造田。

  原本刚开始还算顺利,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各地官府对途经的物资和粮食层层盘剥截流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以至于到后期,救济粮全部被换成陈粮已经是小事,更要命是里面还掺杂了大量的沙子。

  至于耕种工具什么的更是些能看不能用的样子货,根本无法用于开荒种田,使得流民们对官府的恨意日渐加深。

  京城的各级官员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其中的猫腻。

  可是雁过留毛原本就是官场的惯例,谁也不敢说自己没干过类似的事,于是所有人都开始装聋扮哑当不知道此事。

  终于,在有心人的煽动下,原本就对官府心存恨意的部分流民们终于爆发了,不仅把当地的官员全部打死,而且还到处抢掠杀人,直接就造反了。

  在这些流民当中,领头的是一个名叫杜津的年轻人。

  他不仅率先举起了反旗,还自封为江东王,声称要与所有跟随他的人一起造太平、谋富贵。

  在他的带动下,几乎大部分流民都加入到他的队伍当中,变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造反大军。

  自封为江东王的杜津每攻下一个地方,就对当地百姓开仓放粮,并且大肆抢劫当地富绅商人,然后把他们的土地分给愿意追随他的百姓。

  如此一来,自然有更多不堪重税的平民百姓愿意加入他的大军一起造反。

  没过多久,这支原本由二十多万流民组成的队伍逐渐壮大成一支四十多万人的造反大军

  由于朝廷把大部分兵力都用于防守南方的胡人和西北军去了,使得江东这边的兵力原本就十分薄弱。再加上流民实在太多,各地卫所根本不敢阻拦。

  仅仅几个月时间,这支由一半流民一半当地百姓所组成的造反大军就势如破竹一般占领了多个府城,几乎占了半个江东,而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消息传到京城后,朝廷上下一片震动。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