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本性(2)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曙光与丁文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如果把两者放到一起,很多人会很自然的把丁文彦当做老师,而把张曙光当做一起翘颗逃学的哥们。

  两人同是总参的参谋,虽然性格迥异,但同样盛名远播。不过与丁文彦的严谨不同的是,张曙光所草拟的计划,乍一看漏洞百出,可是实际执行起来却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结果。

  丁文彦的作战计划构思严谨,分秒不差,甚至连部队所使用的各种现役装备的准备时间以及使用时间都预先估计的非常完整,而张曙光则不同,他的计划更善于发挥部队的灵活性,给予部队的一线指挥官非常大的发挥空间,让整个计划收到多于目的的成果。

  周思维知道,这次把丁文彦要回来是不可能了,没办法,只要把张曙光调回来派到巴基斯坦。

  因为时值战争状态,美军对伊朗现有的道路接管并不完全,所以几辆旧卡车并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

  内扎看着车两边越来越多的逃难人群和车队,不由的方慢了自己的车速,经过近二十个小时的颠簸,布什尔的海边很快就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甚至不夸张的说,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所以虽然危险,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留意这最后的时刻。

  回头看看车厢里,几名突击队员正靠在颠簸的车栏上假寐着,而在他们脚下,则是刚刚派发下来的C-801反舰导弹,而他们这次的任务简单而明确,以反舰导弹作为游击战的武器,威胁领海内的美国舰队。

  目前从布什尔到设拉子一线,已经全部被美军占领,美国人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德黑兰,虽然在作战中,伊朗军队表现的非常英勇,但是敌人实在是太强大了,为了能延缓一下敌人的攻势,包括内扎在内的数十个小分队被派遣前往这里攻击敌人的军舰。

  道路上的人群终于稀疏了下来,“真主保佑~~!”内扎一边在心里默念着,一边再次踩下了油门。

  在接到部队受到攻击的消息后,佐藤末明知趣的终止了追击计划,这一切乍一看似乎是小股的袭击作战,但是如果细细分析起来,则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敌人这次的阻击战与其说不是在阻挡自己,不如说是在警告,虽然战斗的规模很小,而且受伤的人员不多,但是敌人从发动突袭开始到结束撤退,所采用的手段与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相比也毫不逊色,从刚刚开始的轮番转换的攻击角色,以便吸引步兵暴露,到整个攻击阵地的转换,对步兵和薄弱的装甲车进行杀伤,到最后的火力覆盖,以便掩护最后的攻击部队脱离接触,等等等等,大规模战斗的步骤几乎一样不缺。

  敌人与其说是在阻挡自己,不如说是在向自己表达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意思——如果你不停止行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