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_20_覆雨翻云后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通俗话语,描述了阴山下,草长牛肥,天高云淡的诱人景象,全文简单生动,因此韩柏只记了一遍就记住了。现在重吟此章,仿佛又回到从前虽然贫寒地下但又无忧无虑的生活。

  有些东西,拥有时不断抱怨诅咒,直到失去时才会格外怀念,记忆中的东西,有些尽管不是刻骨铭心,但也会时常想起。

  花含月听韩柏讲道阴山,心情立时放晴,笑道,“阴山就在这里往西三四百里之地,以我们的脚程,不用三天就可以到了。韩兄读那首诗确实是阴山脚下的真实写照,但你真的到了那里,又会觉得真实的场景比诗中美丽百倍!”说着也诗兴大发,道,“花某也有一首,这首诗是北朝时的乐府,叫做企喻歌,却没有敕勒歌般脍炙人口。”

  清了清嗓子,念道:

  男儿须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放马大泽中,草好马着膘。牌子铁裲铛,枑犂鹨尾条。

  前行看后行,齐着铁裲铛。前头看后头,齐着铁枑犂。

  (注:有些字实在难找,半月打不出来,只好找些相近的代替,那位大大知道这篇乐府,望不吝指教,告诉半月怎么打出来。)

  韩柏只知道这大概说的是塞外牧民,骑马放牧的英姿,一些文言就不太懂了。只好咂舌道:“花兄文学功底深厚,韩某是不能及。于此篇相比较,韩某刚才念的,就如同下里巴人遇上了阳春白雪。见笑了,见笑了。”

  花含月忙道:“哪里,在下也就知道这几首而已。对了,韩兄可知道,阴山乃中原和塞外草原的天然分界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就是在阴山脚下写下‘北顾涕交流’的诗句,还有,汉朝的大将军卫青也曾在此和匈奴大战……”说到自己的家乡,花含月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发不可收拾,其滔滔不绝实在让韩柏佩服和无奈——耳边时刻都有一只,不,一群苍蝇在叫,就算再悦耳,久了也会心烦,真想……。

  韩柏苦笑一声,跟着花含月向西奔去,这一路上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想不到盗贼都有着罗嗦的潜质,眼前这小盗贼就不比老贼头范良极的唠叨功逊色多少。

  燕王府,燕王书房内的一间密室,这里是燕王和心腹作重大决策的地方。

  一张不大的檀木桌子位于密室的正中心,上首座的当然是燕王。

  左首的赫然是燕王的首席智囊僧道衍,也就是后来靖难胜利后被朱棣赐予还俗,并赐名的姚广孝。朱棣手下的文臣武将,能够得到如此待遇的,除了他日后的心腹太监马三宝,即大名鼎鼎的郑和,无人能再有此等荣耀。

  戚长征站在燕王的身后,没有就座,完全是以一副侍卫的形象自居。这要让韩柏看见这幅扮相的戚长征,一定笑得半死。虽然燕王比较平和,他也不仅仅是普通侍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不是命令直属的关系。平时说说笑笑可以,但正式场合就一定要有等级观念,凡帝王总是要保持自己的威严的,再平和的帝王都会为了自己的威严和任何人翻脸,这是怒蛟帮的元老凌战天说的。

  虽然戚长征不太喜欢那些条条框框的繁文缛节,但为了大局,也只有牺牲一下了,毕竟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作燕王的贴身侍卫,负责燕王德安全,这是由帮里一致决定的。再说燕王也十分体谅自己,自己就作几年合格的侍卫好了。

  右手边的就是一代大才子谢缙。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