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二章浅海之鲨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于船台的占用周期,优化了生产效率,而且还让建造流程变得异常灵活,从而提高了潜艇建造过程中对于敌方空袭活动的抵御能力。

  在海伦娜的规划中,日后德国的潜艇生产也要和战车生产一样,逐渐朝着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方向靠拢。大体思路是将所有的潜艇分为小型近海潜艇、中型主力潜艇和大型远洋潜艇三个系列,每个系列采用相同规格的耐压壳直径和总体结构。

  其中,小型近海潜艇一律采用3.*********“单壳体”结构,耐压壳体内采用单层布局;中型主力潜艇一律采用米直径耐压壳的“双壳体”结构,耐压壳体内采用双层布局;至于大型远洋潜艇的结构,海伦娜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需要视未来技术的进步速度而定。现在海伦娜只能说:今后如果能搞得定大直径的耐压壳体,那就采用耐压壳直径为米左右的“双壳体”结构,耐压壳内采用更高效的三层布局。

  不过即使到时候大直径耐压壳搞不定,海伦娜也是有后手的。德国可以像上个位面在二战末期建造的“XXI型”潜艇一样,在原有的米耐压壳基础上,在下端串接一个直径稍小一些的耐压壳体,形成“8字型”耐压壳结构,这样同样可以在耐压壳内做成三层布局,不过代价就是在同等结构重量下,耐压壳内空间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以上三个系列潜艇将全部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比方说刚刚开始建造的“II型”潜艇就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后段以及围壳四大模块。其中前段包括鱼雷舱和电池舱,中段包括指挥舱和生活舱,后段包括操作舱和机电舱,围壳上则分布着通气管、潜望镜、通讯天线等设备。以上这四个模块之间,拥有标准化的接口,所以能够像搭积木一样灵活组合。

  日后随着子系统性能的提升,潜艇必然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改进,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不过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设计师并不需要对整个潜艇进行重新设计,生产厂商也不需要费力地调整整个生产线。要知道虽然潜艇想加粗耐压壳直径不容易,但想要在一定范围内延长某个模块还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对症下药地对相应的模块进行改进,注意一下潜艇重量的配平工作,并且保证足够的储备浮力就行了。

  这样只要在初始设计上保留足够的前瞻性,今后德国潜艇就可以在高速生产的同时,以极高的速度进行迭代,既不必太担心型号更新时工厂产能的切换问题,也不必太担心潜艇兵的再培训时间成本问题。因为只要有旧型号的生产和使用经验,新型号的上手对于工厂和水兵来说就都能水到渠成。

  海伦娜的这个潜艇发展思路,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上个位面联邦德国的*********。由于模块化做得比较好,上个位面德国在战后设计的209系列潜艇,可谓潜艇出口市场上的一棵常青树。从*********希腊以来,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德国人总共卖出去多达*********!事实上,直到海伦娜穿越之前,*********,足以看出这一型号生命力的顽强。

  在海伦娜的规划中,今后三个系列潜艇的的水下排水量,基本上可以覆盖从*********,只要持续做好子系统的迭代工作,应付今后二十年的战争威胁都是没有问题的。况且生产效率高,建造成本低,迭代速度快,人员磨合期短还只不过是海伦娜规划的潜艇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优点罢了。

  海伦娜觉得,作为一个穿越者,咱还是得有高一点的追求才是。所以说,让上个位面盟军的反潜封锁线和集中护航体制趋于无效化,从而帮助本位面的丘吉尔完成减肥大业,这才是海伦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要知道不胖的丘吉尔可是相当帅气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