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寂静幽灵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段都是反潜作战中应用最广泛的探测手段。与此相应,提高潜艇水声对抗能力也是提高潜艇生存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想要提高潜艇水声对抗能力,首先必须要降低潜艇航行时产生的噪声。这不仅关系到敌方被动声呐的作用距离,也关系到本艇被动声呐的作用距离。如果潜艇在前进时如同敲锣打鼓,不仅对手的被动声呐可以在更远的地方发现你,而且潜艇自己的被动声呐也会受到干扰而导致作用距离缩水。反之,如果潜艇在前进时像猫科动物一样悄无声息,这一情况将会正好颠倒过来。所以潜艇的噪声水平的高低,就好比一块跷跷板,决定着双方的信息获取能力是你升我降还是我升你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上个位面中,各国刚开始时对降低潜艇噪声的重要性的理解并不深入,所以德国二战之初设计的潜艇并为在降低噪声方面做过多考虑,直到二战后期研制的I型潜艇上,德国人才开始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旨在降低噪声的措施,不过为时已晚。所以在吸取了上个位面的经验教训后,海伦娜在一些简单有效的降噪措施。

  第一条降噪措施是优化艇形,减少水动力噪声。雪茄形线形本来就属于一种良好的水动力外形,在海伦娜的要求下,设计人员又进一步改进了进排水口的分布,减少了艇体表面的突出物,比如砍掉了那门未来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的甲板炮。这些措施让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流过艇体表面的水流更加流畅,既降低了噪声,也减小了阻力。

  第二条降噪措施是使用低速大直径的五叶导管式螺旋桨。作为潜艇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螺旋桨噪声主要来自叶片本身的震颤和水流过低压区产生的空泡现象。通过增大螺旋桨直径、降低螺旋桨转速、增大螺旋桨侧斜角、增加桨叶弯度等措施,噪声相比常规三叶螺旋桨有了明显的下降。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在外加了一圈导管,不过这并不是什么传说中的泵喷设计,就是一圈再普通不过的管子而已,在后世的浅海以及内河船舶上经常能看到的那种。作用是提高低速下的螺旋桨效率,防止潜艇在浅海活动时螺旋桨因碰到异物而损坏,此外导管对抑制螺旋桨噪声也有一定的作用。

  其实在此之前海伦娜还曾经尝试过制造更先进的七叶大侧斜螺旋桨。然而试验显示这种螺旋桨空泡噪声是降低了,但桨叶震动带来的噪声反而增加了,结果就是总的噪声强度下降并不明显。根据技术人员的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加工精度不足,而七叶大侧斜螺旋桨的桨叶又比较细瘦,导致螺旋桨在运转时受偏心力和激振力的影响。

  不过海伦娜不仅没有为失败而沮丧,反而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容,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