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零五章:两法之异_秦歌一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非寻常小国能比拟的。然北信君却不喜,认为人居此而惰志,把它转给自己的臣子们办公所用,且国中之臣子,人人不领土田之赏,而领薪金之享,就算是如此,比如女相,薪金也不过五千元而已,此算是多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北信君把国家的财力都用到了民生方面,非是如此,东骑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强大起来,不过这点并不是我这种医者理会的,我只管北信君按月按时给我钱……哈哈哈哈……”秦扁鹊自顾说着,全然不顾它人的脸色,本来也就是的,他一个东骑国人,何必在意这些秦人的眼光,就算到时他成了北秦人,但北秦是北秦,可不是秦。

  只是他方才说的太过于骇人了。这里最不是别的,也不是北信君的节省,最为关键的一句在于————国中之臣子,人人不领土田之赏!这句话的杀伤力最大!在战国的时候,当官什么的,给的俸禄有很多种,各国的叫法不一。比如说卫国要盆、秦国用石、燕国用斗、魏国用钟!但这并不是封赏的大头,什么是大头?授田!给土地,给田产,那才是实打实的东西!这个封赏十分的大,对于一些牛B的臣子,甚至一给就上十万亩的田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丞相公子什么的才会有足够的财力进行养士。齐国的孟尝君养士达三千,一下子养三千人,如果靠他自己的俸禄,那是怎么都不够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自己的名下有着足够多的私产。不然那些儒生们削尖了脑袋的想要当官,图什么样,总不可能是要当焦裕禄吧!但同样的,这也意味着,这种封赏会浪费很多的国有财产。秦国就是有着这样的原因。

  很多的土地都给贵族们占着,别看地多,但是荒田是很难种出什么庄稼的,甚至可能长出狗尾巴草!不是随便什么土地都可以成为上好的良田。秦国的良田基本给贵族们占光光了。

  这也是卫鞅要没收世族田地的原因,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你占着这么多的地,但你本府门中的人口却是不足,也就是说你占的地并不是你一个人可能耕种的了的。秦国正是以这种理由夺回世族的封地!让耕者有其田!使田无空余者。现在,秦扁鹊大模大样的指出,东骑国的强大,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如此,女相王良是什么?相当于秦国的卫鞅,或是甘龙,但是如此的高位,她都不得田赏,官员不领田产,他们只领薪金!相对的来说,秦国是不是要让这些世族按东骑国的方法办?把所有的田产都交出来,改由国府放薪金?如果说前者是要扒下世族们的钱袋子,那么一旦行施了这个方法,那就等于在卡世族们的脖子,这是可以真正造反的!这一条对世族们是厌恶到了骨头里,但同样的,对于秦公一众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