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八章:栎阳城里北秦使_秦歌一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秦的国土一下子大了一倍左右……魏国……魏国已经向北秦派出第二批的贺使!”卫鞅不动声色,对秦公道:“君上,我们也要派出贺使!”秦公麻木的点点头。

  一月的时间里,七国轰动,大大小小的国家都向北秦国派出了贺使,确认北秦的胜利,要求和北秦建立良好的关系。哪怕是楚国,也由外地的楚商派出了人来问候,就算是楚国,在二月的时候,才堪堪的派出了使者。只是……在一月的时候,北秦人已经先行派出了使者。

  这一次的使者和上次的一样,还是朱夷吾,朱夷吾秦人,是一个人奴商人,后来看北秦伯的展势头好,于是就起了追随之心,北秦伯看他也算是一个可以用的人,就应下他了,可惜,本来他是替北秦伯管理北秦在秦国的投资产业,哪知道,卫鞅变法,卫鞅的变法就是重农抑商,不过卫鞅并不是一个傻B,他意识到,一个国家是不可以没有商人的,但商人得利而大于农,如果本国的国人去行商的话,就会生出影响,结果会让那些从农者心思难以定下,到时,农无耕,秦国缺粮的局面就不可能改变。对于当时的秦国,最重要的就是粮食问题。也是由此,秦公认可了卫鞅的变法,两人连手,把本国商人给定性了。

  在秦国的秦国商人经商,如果生意出现资不抵债,就会没收一切,家人配为奴。这一条法令是针对秦国人设定的,朱夷吾就是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秦人,他别无它法下,拿着他的红利,当了北秦的外交官大臣。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却也能起到不菲作用的官职,至少,他可以和女相大人递上话,有必要的话,他也可以去见北秦伯。这也是战国时代别开生面的一种事了。那就是,一个人在本国往往不会得志,但去就它国,却是可以得到重用。

  外来的和尚就是比本地的和尚吃香呀!于是,这个在秦国过去的鄙商,现在以北秦国外交官的名义,大摇大摆的来到了秦国。同时,他带来了北秦各种的骨器、书籍、纸张、笔具、白牛、西域的瓜果、胡香,还有求婚的聘书。城外步出的是白苍苍却神采奕奕老甘龙。

  甘龙和北秦的关系一向好,他也收了北秦的不少钱,对于北秦的生意也是很关照,在他的心里,有着很大的不满,那就是随着秦公的当位,和秦公把位子坐稳了之后,他就再也触不到秦国的政权中心了从秦国借粮开始,到现在,他甘龙名义上总领国政,实际上他干了什么?当然,甘龙自己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觉得自己也是能做实事的,只是秦公不给他机会。

  甘龙觉得,这是秦公把他排出了秦国的政治中心。只是用一个温和的手法罢了。这也是他可以容忍的,但当秦公变法,那就是甘龙所不能容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