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最后通牒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将军欲尽诛宦官,诏董卓进京。然大将军不久后返反悔,令董卓返还。董卓竟不予理睬,一边上书弹劾宦官,一边进军洛阳。”

  “朝堂不得不派出派谏议大夫种劭前往董卓军中制止,令其返回河东讨伐流落河东的南匈奴单于。然,结果已如诸君所见。”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显然董卓再次抗拒诏令。

  自太原大军誓师出征河东以来十数日,如今已近月末,从未见过董卓一兵一卒去往讨伐乱军。

  这可是谏议大夫种卲亲自手持朝堂诏书,当面下令董卓前往讨伐河东境内的南匈奴单于。

  他董卓还敢抗旨不遵。

  大汉朝堂竟昏聩腐朽至此!

  朝堂衮衮诸公究竟在想些什么?

  张瑞嗤笑一声,道:“朝堂显贵尽是些尸位素餐之人,郡县中又横征暴敛,砥柱重将又拥兵自重,这大汉朝廷还能维持几天?”

  这席话主要是为了给卫觊打气。

  若朝堂崩溃,天下群雄并起,建义中郎将府未尝不能定鼎中原,如今麾下文武,将来便是从龙之臣,进而执掌朝堂。

  张瑞话音刚落,屋内的众人呼吸纷纷有些沉重。

  随后张瑞笑着拍了拍手掌,将众人思绪拉回现实,笑道:“朝堂诸公尸位素餐,吾等何必为肉食者鄙?只管做好当下即可。大阳县如今形势如何?”

  卫觊呼吸沉重,努力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澎湃,为张瑞解释道:“董卓在渑池为种卲所阻,便驻军于此。辎重粮草尚留于大阳,其部将正在大阳劫掠百姓以补充军资。”

  众人将目光看向渑池,发现渑池与大阳接壤,便在东垣县的最南端。

  张瑞则愤怒的以拳锤案。

  董卓这个混蛋!

  他手下军队一向军纪糜烂。

  堂堂大汉官军不思保疆卫国,却干尽了劫掠百姓的事情。

  史书记载董卓执掌中枢朝堂后,曾派兵至阳城,将正在举办“二月社”集会的百姓屠杀,把车上的财物拉走,装上抢来的妇女,把人头系在车辕上,对外宣称是剿灭叛贼得胜归来,欢呼高歌的返回洛阳,把劫掠来的女人分给士兵。

  这种灭绝人性的勾当,也只有董卓才干得出来。

  张瑞气愤不已,一脸杀气的说道:“以河东郡府的名义传檄给大阳县,令其即刻归还百姓财物,撤离河东领地。接信之日,即最后通牒!三日不撤,某便亲提大军,杀尽彼辈灭绝人性的悍匪。”

  卫觊大惊失色。

  怎会导致如此?

  自己提议乃是谨防董卓乱军。稳健扫荡白波匪寇。

  怎么会导致主公忽然与董卓乱军一决生死。

  董卓大军虽然军纪糜烂,但皆是百战余生的老兵,非白波贼那种乌合之众可比。

  如今双方交恶,生死相对,岂不耽误了主公扫荡河东?

  审配亦劝道:“主公,如今四部军兵平定河东,胜势已成。何不稍微忍耐,待全据河东之后再与董卓所部一决雌雄?”

  张瑞满脸杀气,断然拒绝,说道:“某亦知全据河东方为稳妥。然有些事情,乃是人心,是底线。今日吾能因为稳妥而无视大阳百姓生死,将来便有一日吾能因某些事,而失去底线。”

  “救世济民不等二刻!某在大汉活此一世,便必须有所作为!断然不能坐视百姓深受苦难而冷眼旁观!否则某良心终生有愧!即刻传檄大阳!”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