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3章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元钦既为司马,那粮草、军需就该有你负责,若是出了差错,自然唯你是问。

  更深层次意思是:既然这大祸是伱元澄闯的,那你就负责到底,最好自己想办法,更莫要拉人给你背锅……

  问题是,该征的早已强行征过,该借的也已半是哄骗,半是勒索的借了,还能从何处想办法?

  数来数去,好似就剩一条路:抢!

  不但要抢粮,还要抢丁。不然就凭崔延伯那军心尽失的七万败兵,不一定就能守的住陇山。

  但如此一来,关中士族与百姓便是不反,也要被逼的反了。

  元钦心念微动,终于知道元遥为何要令李韶随军,更猜到元澄为何要设计令李韶与杨舒回关中征丁征粮。

  如今南路大军已然无以为继,元澄无计可施,但又不想背负恶名,十之八九会拉人垫背。数来数去,也就李韶最合适了。

  但就算换成李韶,结果也绝对好不了多少,依旧免不了背“官逼民反”的这口黑锅。是以李韶九成九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起兵。

  但元澄本就早有预料,且有崔延伯的七万大军驻防陇山,任李韶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

  打不过李承志,还打不过一群猝然反叛的毛贼?

  到那时,元澄更有了充足的借口:既然已反,那就是逆贼,将贼酋诛伏,将粮草与丁壮缴了就是。

  元遥就是料到此节,才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说不上谁对谁错,二人也更非是因争权夺利才会如此。而是考虑的角度不同:只因元澄已束手无策,更不知所措,便是饮鸩止渴也顾不得了,所以已顾不上关中是不是也会反,只想抵住西海大军。

  但元遥却不同:不能为平定李承志,再乱了关中,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得不偿失。

  说不定也残存了一丝幻想:万一朝廷另有奇招,或是时来运转呢?

  所以关中绝不能乱,至少在平定李承志之前,绝不能乱……

  但平叛大军的粮从哪里来,兵又从哪里来?

  元钦脑子转的飞快,努力的想着办法:山东与河南绝不能轻动,不然南梁时时刻刻都能打过长江。

  至于河东,并没有比关中好上多少。再者如今中军尽出,河东已为洛阳最后的屏藩,若是也出了乱子,再能由何处拱卫京师?

  北地与六镇早打了个稀巴烂,如今元遥与奚康生能勉力维持都不错了,哪还有兵、有粮可征?

  元钦越想越是心焦,用力一咬牙,深深的往下一拜:“思若愚钝,委实束手无策,还请殿下教我!”

  “还需用我教?思若啊思若,你真当任城王已方寸大乱,定愿李韶造反,也要逼他往关中强行征粮?不过是欲擒故纵罢了……”

  元怿失笑般的摇了摇头,“任城王宦海沉浮,英明半生,怎可能突然之间就利令智昏?放心,关中定然乱不起来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