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86章 天平_终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以为自己足够警觉了,但最后还是难逃张易、史楫的下场。

  与此同时,何玮正站在远处的城楼上用望筒望着这边的一幕。

  何玮双目通红,嘶声大吼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忽必烈要杀我们,那不如反了!开城门,投靠大唐,升官加爵!”

  “借个头给你爷爷,给那唐军大帅送个见面礼吧!”

  这也是忽必烈对汉臣最失望的时候,而控鹰卫必然最先体会到这一点,背叛也就成了意料之中……

  “你们军中主将可有顺天张家的人?”

  陆秀夫道:“我们没有逼问,但并不难猜……”

  “反了!城中有人反了,丞相让元帅从北城突围……”

  ……

  “唐军怎么进城的?!丞相呢?”

  与何玮一样,董文忠决定反元归唐。

  “行刑审问了,没问出来,人死了。”

  “我来查吧。”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决定,在过去数年中,董文蔚、董文炳甚至还相继为大元战死。原因有很多,说到底无非是综合所有因素,元蒙更值得效忠。

  这人小心翼翼地向这边猫了过来,与林子、陆秀夫等人碰头之后,悄然走进了城边的小林里。

  再一转头,他看到阿剌罕的大旗也在向后移。

  伯颜站在城头上,举着望筒扫视了一圈,稍稍安下心来。

  阿剌罕大喝道:“放箭!”

  何玮退了几步,用刀支撑着身体,甩了甩脑袋,努力去听。终于听清了远处在喊的声音是什么。

  望筒的画面里,伯颜俯身查看了倒在那的尸体。

  “开城门!”

  “是谁派你来的?”林子当先问道。

  次日天明,伯颜早早便起身,巡视了洛阳城中的防务。

  那旗上写的,似乎是一个“唐”字。

  很难说清他们此时的举动有几分是气节,也许是个人前途与民族气节之间总是有个平衡。

  陆秀夫又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个人影已消失在城墙下的黑夜当中。

  自此,阿剌罕其实都不明白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不能让唐军缴获粮食。

  于是,人心如流水,滚滚而下。

  伯颜见阿剌罕平叛的攻势迅猛,便转身离开,去安排洛阳城的守卫。

  其次是商挺、赵璧留下的大量门生故吏,当年忽必烈就是不信任这两人,才将他们调回中枢,但他们在洛阳的人脉千丝万缕,却是不好动。

  “谁的人?”

  随着一道狼烟自城中冲天而起,城外响起了战鼓声,其后又是震天的炮响,那是唐军开始攻城了。

  这洛阳城中,可疑的人又何止是几个。

  “城中有人想要叛投唐军,这是一定的。”阿剌罕道:“丞相,怎么办?”

  阿剌罕翻身上马,匆匆领着兵马要向北城赶去,突然一勒缰绳,却是大喊道:“随我去把粮仓烧了。”

  控鹰卫的士卒们纷纷提刀冲出驻地。

  也许是背叛忽必烈的人都得死吧。

  元军不擅巷战,当即大乱,败势已定。

  张珏还是不放心,问道:“对方是谁说了吗?”

  阿剌罕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猛地大喝道:“别过来!”

  然而,这边元军们仓促举起弓来,那边董士赡麾下士卒却已经射出了箭矢。

  伯颜并不认为自己能把洛阳城守到最后,但他能够再守上几个月,让忽必烈在开平把局势稳定住,并耗费掉唐军的粮草,再达成与宋国的结盟,便能够渐渐把攻守之势扭转过来。

  这不是小事,张易、史楫之死如今已经在北面引起轩然大波,暗探出身的何玮收买了阿剌罕军中一个千户,便得到了消息。

  当所有条件俱备,军情司安排在洛阳城中的细作只需要一句话就说服了他。

  而摆在阿剌罕面前的,是两具遍体鳞伤的尸体。

  “今张易、史楫死则真金必亡,忽必烈弃汉法则众叛亲离之日不远。圣朝上应天时,下徇地利,中察时变,平元必矣。尔等死守求空名,置阖家之人何地?”

  天明时,再看城中连何玮也反了,董文忠更是坚定了决心。

  此时,他摘下头上的头盔,解开身上的盔甲,缓缓拜倒在唐军的马前,恸声大喊了一句。

  “北地亡国丧家之人,祖辈身陷胡尘三百年,今我等,终归皇汉……”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