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六十四章 被怼_大明征服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阵亡之兵的抚恤,臣按照每人百两的数额发放给了各地官府。”王琼端坐应答,似乎问心无愧。

  朱厚炜肃然道:“王尚书的意思是,二十五万两银子,最终兵部只拿出去不到十二万两?”

  “是。”

  “那么王尚书截留十三万两银子目的是什么,如今这十三万两银子又在何处?”

  王琼道:“兵部库房内的兵器甲胄大多都已损坏甚至朽烂,臣本打算向户部要银子,可既然有了这抚恤银,便直接挪用了。”

  朱厚炜目光一冷道:“挪用?户部缺钱吗?专款专项,王尚书可懂,你要修军械大可光明正大直接朝户部开口,为何要挪用抚恤银,王尚书可知抚恤之政事关军心。”

  “不知道。”王琼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道:“更何况臣觉得一百两抚恤银已经足够补偿,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臣以为此风不可涨,至于免税田更是无稽之谈,非是宗室、勋贵,更不是读书人,目不识丁的武夫哪有资格免税。”

  朱厚炜被怼的目瞪口呆,进而就是愤怒!

  王琼说的越是坦然,就越说明他觉得自己是对的,因此对于截留抚恤银就不存在半点愧疚之心。

  然后就是身为读书人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外加从骨子里面对武夫的鄙薄。

  这是儒家文人千百年以来刻在骨子里面,早已经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想要改变,除非儒家跌下神坛,否则几乎不可能。

  杨廷和与杨一清也不开口,不过看得出来,两人都不觉得王琼有错,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王尚书觉得自己能够安逸的待在京城理政靠的是什么?觉得这天下的百姓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的根本是什么?”

  “靠军队镇守。”王琼知道皇帝的意思,于是坦然应对,旋即再道:“不过臣更知道,如果武将势大,国必不稳!”

  这是给武将上眼药了,不过也是,自从战神兵败土木堡之后,以勋贵为代表的将门就一直被文官压着锤,锤到现在基本上也就习惯了。

  文武不对付,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只不过到了宋明以后发展到了巅峰罢了。

  文官一向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再加上唐代藩镇之祸,五代十国的武将横行,再然后就是宋太祖以武将之身发动陈桥兵变,这一切的一切就让武将打上了一个洗脱不掉的标签。

  这个标签就是只要武将坐大,必生异心!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以君子标榜自己的文人为了国家社稷的稳定,打压武将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将是将!兵是兵!”朱厚炜寒声道:“武将手里有兵或许会滋生野心,可若是他手底下的兵对朝廷忠心耿耿,只效忠于君王,那么就算武将有野心,他敢造反吗?他若是造反,难道就不怕会被自己的兵捆起来送到朕的面前。”

  王琼冷笑道:“陛下说的在理,可要说起示恩的手段,臣相信武将会有更多的办法让麾下的兵效忠于他本身,而非陛下,毕竟士卒常时间接触的是将而非陛下,武将可以许诺一大堆的好处,但是陛下连许诺的机会都没有……”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