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1 一个女孩_奋斗在苏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旬。

  但是,看了资料上的这位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米利恰科夫同志,他才知道自己的情况并不是特例,至少资料上这位在进入苏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时候,比他还要年轻呢。

  资料上的这位米利恰科夫同志,出生于一九零三年,其在一九一九,也就是十六岁的时候,便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随后便前往彼尔姆省展开革命活动,并担任上乌拉尔斯克市的市委书记。到了十八岁的时候,也就是一九二一年,内战爆发的时候,他又受到中央的委派,前往西伯利亚的白匪控制区开展革命工作,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的共青团组织机构,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建立起来的。到了二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全联盟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书记了,同时,他还兼任着联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到了一九三零年,也就是二十七岁的时候,获选为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不过,正如马林科夫同志所说的那样,此人在三二年的时候便离开了莫斯科中央,被丢到贝加尔金矿开采工业总局去挂职了,并且在那里一待就是六年,直到一九三八年的时候被丢进监狱。

  只看着人的履历,维克托便知道其肯定是犯了什么错误,否则的话,这么一个前途远大的人,不可能说被干下去就被干下去了,另外,其既然没有三八年左右的时候被枪毙掉,那就说明他的问题不是很严重,而且在莫斯科有人始终在关注着他,否则的话,他不可能活到现在。

  一九三二年的时候,联盟发生了很多事情,如果没有没头没脑的去猜,肯定是猜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不过,维克托看到了简历最下方,此人被送进监狱时的一个罪名:“反动富农的代言人”,有了这么一个罪名,再结合其被下放的年代,维克托大概就能猜测到此人被干下去的原因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米利恰科夫同志肯定是在一九三二年的时候,站到了反对集体化的那一撮人里面去了。

  当然,一九三二年距离今天太远了,那时候维克托还没重生到这个时代呢,而他的前身在那个年代里,还活的浑浑噩噩的,对国家大事欠缺了解,当然,其处身底层,也了解不到那些国家大事。

  不过就维克托所知,一九三二年的时候联盟正在推行集体农庄制度,而因为当年发生了乌克兰史所罕见的大规模饥荒,因此,在布尔什维克党内,就出现了一系列反对推行集体化的声音,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在乌克兰仓促推动集体化制度,才导致了这一场饥荒的出现。

  在米利恰科夫同志的履历中,有其在乌克兰担任乌克兰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记录,这也就是说,他是在乌克兰任过职的,这也可能是他反对推行集体制的原因之一。

  罗莎莉亚·亚历山大罗夫娜·米利恰科娃,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米利恰科夫。

  如果只看名字的话,这两人的确很像是父女的关系,只是维克托有些搞不明白,以女孩这样的出身,她的照片是怎么出现在袋子里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