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1 岳父归来(2)_奋斗在苏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能够享受一个安宁祥和的晚年了。

  这就是政治传承的过程,从整个过程中看,斯大林同志的利益不仅没有受到侵害,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获益了,而这也是斯大林同志对他们这一桩婚姻极力支持的最直接原因。

  还是那句话,这世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也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在某一件事上的立场,归根结底还是由他自身的利益所决定的,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用一个“利”字来解释,不存在任何例外。

  也正是因为米利恰科夫此次返回莫斯科非常低调,所以,为了迎接他而来的维克托也同样的低调,他与罗莎莉亚进了火车站的出站口,并没有去往特别通道,而是就在普通的出站口处等候着。

  按照之前得到的消息,米利恰科夫所乘坐的火车,应该是在上午十一点钟准时到站,但这年头联盟境内通行的火车,真正能够准时准点抵达的,不说一辆都没有吧,至少也是少的可怜的。更何况米利恰科夫所乘坐的这列火车,是从哈巴罗夫斯克始发,一直行驶数千公里,最后抵达终点站莫斯科的超长途列车。

  维克托两人是在十点四十分赶到喀山火车站的,结果,他们在出站大厅内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临近十二点的时候,这趟列车才终于在晚点将近五十分钟,姗姗来迟。

  在等车到来的过程中,维克托听罗莎莉亚讲了一些关于她父亲的事情,不过,米利恰科夫在三十年代初的时候,因为在集体农庄问题上发表了不恰当的言论,导致被撤销了职务。那时候罗莎莉亚的岁数还小,很多事情记得都不是很清楚,而且自从犯了错误,被撤销职务之后,米利恰科夫就被调离了莫斯科,去了外地工作,她与父亲接触的机会就更少了。

  在罗莎莉亚有限的记忆中,她的父亲是一个将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工作上,且工作中充满了激情和无限精力的人,用她的话说,那时候的父亲说话都特别大声,眉宇间表情丰富,他不仅善于表达自己,乐于说服别人,而且似乎总是时刻准备着用语言与别人争论,言辞很有攻击性。

  这似乎也是团系干部普遍拥有的特点: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看法,而且极度自信,对那些与自己看法不一致的人,就总想着同对方争论一番,并最终将对方说服。

  说白了,就是团系干部的提拔往往比较容易,但在真正的工作中,他们大多又没有接触过实际的基层工作,对相关的政治问题理解不够深入,其本身对各类问题的理解,差不多都来自于上级的指示精神亦或是讨论公文,说白了,就是不切合实际。这样的干部,还需要生活和工作的磨砺,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干部。

  不过,类似米利恰科夫这样的人,肯定是例外,毕竟他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太早了,十几岁就独当一面的干部,真的是太少见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