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0 马林科夫的路线_奋斗在苏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证明了斯大林主义所推动的那些政策,同样也是可行的。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竟然斯大林同志推动的经济政策完全可行,那为什么联盟还要调头去施行修正主义的那一套呢?

  这便是斯大林同志在犹豫之中,又未曾给与列宁格勒人真正支持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也是那些有心借鉴列宁格勒模式的人,始终未采取实际行动根本原因。

  在维克托前世的时候,中国的改开之所以能够顺利成功,一方面与国内的政治格局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制度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原来的政策已经推动不下去了,于是改革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而联盟的问题就在于,尽管斯大林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但在如今这个时候,这些弊端还没有彻底的显现出来,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政策,在人们的观念中依旧是可行的,甚至是优越的,莫斯科的核心权力层还有的选择。

  正因为斯大林同志在列宁格勒的问题上立场犹豫,所以,在马林科夫看来,此次调查才更应该深入彻底,对列宁格勒那些人的打击,也必须深入彻底,否则的话,联盟的路线很可能就会出现变故,正确的社会主义路线就会被修正主义所侵蚀。

  至于马林科夫所谈的最后一项内容,就是他自己所推崇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的,自从进入仕途以来,一直都在机关内工作的马林科夫,同样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经济发展思路,而且,在过去几年的实际工作中,他的这一套理论,还被他自己逐渐完善起来了。

  对于联盟内部的经济发展思路问题,马林科夫同样也不支持过去一贯尊奉的斯大林模式,按照他的说法,联盟从三十年代开始,便将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放在了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上,为了能够迅速建立起完备的军事工业体系,联盟将大量的资源都堆砌到了重工业领域。尤其是在卫国战争期间,联盟一切的经济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重工业来开展的,为此,作为国家根本的农业其实是被完全的忽视了。

  当然,忽视农业的问题对联盟来说,其实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它也与联盟的国家性质有关。尽管在一九三六年出台的苏联宪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苏联的国家性质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但实际上,工人阶级的地位在联盟内是始终高于农民阶级的。而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联盟所实行的政策,也是从农业吸血,借以支持工业的发展,因而,农村的发展其实是相对滞后的。

  马林科夫认为,从联盟的国家性质出发,对农业的重视也必须提上联盟经济工作的重点序列。按照他的说法,联盟在过去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工业,忽视农业,已经给联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乌拉尔到伏尔加,从乌克兰到库班,全联盟的农民都在承受着过度的压榨,这对联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