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学校的要求_大夏纪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坐好后才开口说道:“于帆同学,你们那个动力电池项目现在测试情况怎么样了?

  于帆有点受宠若惊,小心回道:“测试一切正常,具体是孙教授负责,还不是很了解。”

  李院长点点头,“哦,孙教授在负责啊,商业化应用你是怎么考虑的,是准备授权还是自行生产?”

  “我们宿舍几个人成立了个小公司,准备自行生产。”这个问题迟早要公开,倒是不怕直说。

  “自己生产好,自己生产好!”李院长重复了两句,似乎在组织语言,于帆有点摸不准情况,没有接话。

  “当初你这个成品是在学校实验室做出来的吧?”李院长转移了话题又问道。

  于帆想到当初租实验室时孙教授说的话,有些怀疑李院长有什么不好的想法,马上回道:“是的,当初我跟学院签订了实验室租赁合同,时间一个月,租金已经一次性交清了,现在还没到期。”

  李院长看到于帆态度有些变化,知道于帆可能有点误解,“别紧张,我没别的意思。你是材料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学院对你的科研行为也是很支持的。”于帆不动声色的点点头,没有说话。

  李院长看了于帆一眼继续说道:“如果说学校考虑跟你在动力电池商业化上进行合作,你有没有什么意见?”

  对于这个于帆倒没什么意见,可以预计,这个项目正式公开后,眼红的人肯定不会少,如果由学校顶在前面会少很多事情。即使学校不说于帆也准备把项目跟学校做一定程度的捆绑,就当支持母校建设了。

  想到这里于帆直接回道:“我最多可以拿出5%的份额跟学校合作。“

  “够了,够了!”听到于帆这么说,李院长马上兴奋的回道:“学校不会参与你的管理,也不要你股份,但你要把你产能的5%交给学校。学校也不占你便宜,会按照你实际投资额度按比例注资,但要有永久5%产能成本价采购的权利。”

  这么说倒还可以,可以说对双方都有利,对于帆这边股权结构没影响,和学校达成了一定程度的捆绑,有什么事学校也好说话。还能解决于帆一部分资金,无非就是产能永远只能达到95%,不差这点,不够继续扩充就是。学校也不亏,可以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个产品都是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学校有了这5%产能可以扶持自己的产业,也可以拿来置换资源,再不济还可以拿来销售,怎么都不会亏。

  “我没问题,等公司正式成立后就可以签约。”

  “好,事情就这么定了,继续加油,学校可是很期待你未来的表现。”事情定下来了气氛就轻松了很多,李院长又恢复了身份。在经过一波商业互吹后,于帆冒着汗离开。搞行政的就是厉害,夸起人来太没底线了,真受不了,不过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