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衣钵传承_驭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彰,知柔知刚,莫失、莫忘。”

  “温彦颂赠弟子赵季,君子之道,应与天地合,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莫失、莫忘。”

  侯白十八岁举进士,年少闻名,先帝潜龙之时,便是他授课,先帝登基之后,官居执宰,修国史,是举世大儒。

  温彦颂是侯白关门弟子,未曾参加过科考,只在家中修书,如今明经学子所学经本释义,大半出自他的手。

  这二人赠书之时,都从《易》中取词,对弟子的未来做出教导和期盼,书中所做的无数注解,更是无价之宝。

  他惊愕的脸都呆了,再翻一页,手上顿时抖了一抖:“赵季赠弟子邬瑾,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莫失、莫忘。”

  这些字一笔一划组在一起,成了一把刀,猝不及防,直插入邬瑾心中,让他一瞬间红了眼圈,说不出话来。

  莫聆风随手抽出一本书,打开看了一眼:“咦,先生留给你了。”

  她递给邬瑾,邬瑾强忍了泪水,放下手中《易经》,翻开她那一本,上面也写着:“赵季赠弟子邬瑾,元章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八。”

  莫聆风又取一本,翻开来,同样是写了赠字和时间。

  只要是赵世恒经常翻动的书,几乎都写了赠给邬瑾,好像是赵世恒常常在看书之时,心血来潮,想起邬瑾,就将这书赠给了自己的弟子。

  邬瑾埋着头翕动鼻翼,抬手使劲擦去眼泪,心中五味陈杂。

  莫聆风转到书架后面去,直到他平静如常了,才转回来:“书给你送回家去吗?”

  邬瑾摇头:“就放这里,往后我到这里来。”

  先生、弟子,也许就是如此传承不断,赵先生所期许的,他要做到,赵先生没有做到的,他也要替他做到。

  一个下午,就在这间小院里度过,邬瑾在酉时前归家,换上一身短褐,准备晚饭。

  连炖带炒,他都会干,干的很清净,并未觉得烟熏火燎有失颜面。

  做完之后,他去饼铺将家人叫回来,打开殷北送来的酒,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晚饭,又吃了小饼,然后换掉这一身油渍麻花的衣裳,洗漱干净,回屋里去。

  桌上的笔是新买的散卓笔,他很爱惜地拔掉一根出了锋的毫毛,蘸墨写道:“元章二十五年八月十五。”

  今日他自觉过的极快,不过眨眼之间,就到了分别时刻,落到纸上,才发现原来这一日如此繁杂漫长,他像是旁观者一般,先将今日之事记下。

  不带感情地记录之后,他写道:“婚事是对付女子的利刃,也是囚禁女子最为坚固的牢笼,说媒必定不成,但也能让聆风滚出一身泥,小人手段。”

  他提着笔,心想州判、同知,无论如何都和莫府不相干,恐怕是王知州怂恿。

  王知州此人,贪财、无功、但擅斡旋,恐怕已经体察陛下与莫节度度使之间的你来我往,他忌惮莫聆风在军中势力,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必定会竭力拔除。

  但这只是他的猜测,脑子里猜测出来的东西,他不往纸上写。

  一只手握着笔,他做了个极其漫长的思索——不能让这种肮脏之物困住莫聆风。

  想过之后,他再次落笔:

  “项圈命锁金光艳,孤埙凤眼将军面,寸寸光阴流如箭,禅寺佛像散如电。屈指待岁月,此情何时见,醉后清风月如练。”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