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天灾_驭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只在这一两年间,便要将此次战事做个了断。

  在你回京之后,我会伺机而动,将破绽和消息送给谭旋让皇帝知晓堡寨中情形。

  今日我有墨菊一朵,沾染了程府喜气,送你一观。

  天气渐凉,彼此珍重。”

  将信写过后,她吹干墨迹,取下头上那一朵墨菊,交给殷北:“给邬瑾。”

  殷北将其收下,起身离去,她眼睛,打哈欠,伏在桌上。

  翌日清晨,莫聆风在和莫千澜道别后,带领亲兵又回到了堡寨。

  宽州的天没有等到中秋,迅速变凉,十月初一,忽降大雪雹,三日不绝,牛、羊、马冻死无数。

  莫聆风从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暴雪中察觉出不对,火速命殷北从莫府支出数十万两,租用石远船只,从苏、湖两地买来十万石粮食,又提前备足棉衣、木炭,运送至堡寨。

  十一月,朔河冰冻,大雪不断,积雪平地厚五尺,民屋垮塌,人多冻馁而死,路有僵尸,州官命衙役将尸体埋于马场外,又于城内设粥棚赈灾,度过难关。

  这场雪连下一个月,济州码头断航,京都中本应送至堡寨的粮草、棉衣、军饷全都滞在半道,动弹不得。

  堡寨内外,已成一片冻土,士兵站岗时,四刻钟便需换一次岗,弓箭手瞭望时,几乎看不清金虏动向,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

  金虏缺衣少食,比堡寨还要艰难,在十一月末挂出免战牌,莫聆风与种家庆一致认为风雪过大,不必枉送士兵性命,也随之挂出免战牌。

  邬瑾来信频频,只是常停在半道,有时一个月到不了一封,一到时,便是三四封。

  十二月初三,莫聆风练兵过后,往屋子里走,道路两侧都是堆积的雪块,等待士兵将其推走倾倒,屋檐上结着一溜冰柱子,屋顶上积雪昨日刚铲下来,今天又盖满了。

  莫聆风回到屋中,殷南送过来一壶热茶和一碗杂面窝窝——十万石粮食,五万人节省着吃,能够捱到明年开春。

  她拿根筷子,插着窝窝在炭火上烤,烤热后就着热水吃了两个,又拿起邬瑾来的四封信看了看。

  邬瑾在信中忧心宽、济两州灾情,又言自己已经到了朔州——朔州连年蝗灾不断,朔州通判在拜蝗神庙时,一脚绊在门槛上,大头朝下,摔在石板上,再没起来,皇帝特下敕令,让邬瑾理朔州通判事,待朔州通判到任,再回宁州。

  莫聆风将信翻来覆去看过之后,望了一眼屋外积雪,一切都是白的,人呼出去的气都冻的有了形状,一团团往外冒。

  炭盆里“毕剥”一声,她拿起火箸,将炭火扒开些,殷南走进来,将一小袋粮食放到她面前:“游牧卿送来的,说朝廷送来的粮食到了一部分。”

  莫聆风打开袋子看了一眼,就见里面乱七八糟一团,皱眉道:“这是粮食?”

  她伸手进去,抓出来一把细看,就见大米、麦子里掺杂着发红的陈米,手指头一碾就碎,有糠,有干瘪的豆子,这样的粮食吃下去,士兵必定是有气无力,到了明年春,高平寨便会失守。

  将这一袋粮食交给殷南:“这东西留着,往后大有用途,也让后营做上几顿,让大家知道这是朝廷发下来的粮食。”

  “是。”殷南扎紧袋子,收了起来。

  “马料和棉衣到了,也是一样留一份。”

  “是。”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