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4. 直播,楼房和公路 叶图南极为……_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那样大的机械取代了人力,技术才有可能惠及无才这样的平民,可这样的技术,如今根本做不到!”

  叶图南还在注意着手机信息的回复,皇帝们还是没有说话,倒是三个时空里的普通人在踊跃提问,因为人实在是太多,消息已经快成了残影,看不清楚的她只能先注意着最上方出现的内容。

  除了表达遗憾之外,很多人正在询问,有没有更适合他们的石头房子。

  这点,叶图南还真的知道些许。

  因为早期的木材资源极其广泛,而且有着大量的巨木,华夏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是先发展的木制建筑,所以技术大量的点在了木质建筑上,秦汉乃至唐时期的宫殿真的很高,甚至可以达到几十米。

  就比如考古复原的唐朝万象神宫,柱坑直径能有九点八米,整个座子能有八十九米高,而万象神宫——复原推测的大概在九十八米之高。

  可惜,木材资源属于消耗品,随着时间和战争带来的焚毁等等原因,巨木越来越少,于是建筑‘憋屈’的开始往砖石建造方向转,也就是向夯土和砖块的方向进化,这也是为什么明清皇宫越修越小的缘故之一,毕竟起步晚,技术不成熟,支撑架构的木材也没了。

  不过,建筑技术演变还是惠及了部分普通人,这就有点像军用技术慢慢转民用一样,秦汉唐时的普通人还是木质的房屋,而明清农人则可以住夯土房乃至石砖房,这无疑是很好的进步,毕竟,在偏冷的地方,土房和石砖房的御寒性能不言而喻。

  叶图南将自己知道的这些全讲了出来,她又拿出来个手机,将自己搜索到的红砖给大家看:

  “目前来说,适合你们时代的砖房也就是红砖了,窑洞温度只须要达到900c就可以,只要能烧陶就肯定能烧出来红砖,就是……哎,我怎么搜不出来完整的配比?”

  有人将镜头拉近,让看着天幕的众人能够清晰地看到无才手中的黑色匣子,正对着她的那面亮着光,无数文字图片尽皆排列其上,随意点开,里面又是数不清的文字,好像整个世界的内容全部被囊括其中。

  一时之间,众人的注意力哪还在什么红砖的配比上,全都开始询问起来这黑匣子是什么。

  汉武帝:手机是能够和天幕一样,无视距离交流吗?

  唐太宗:这匣子联通整个图书馆?

  “这是手机。”看忙碌查询的叶图南一直无法回答,更加沉稳的女音突然出现,她简短的说道:

  “第三次信息化革命孕育出的科技产物,正如你们看到的,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整个世界的信息,但前提是有人将其储存在互联网中,由于部分技术过于老旧,没有太多储存的价值,没有人会往上传,所以查询起来会很困难。”

  不用她说,大家也看出来到底有多困难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