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1章 训诂之学_寒门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顺之的意思就是,从南宋以来,对《诗经》的研究,大多是围绕朱熹的《诗集传》展开的。

  到了大魏朝过去一百多年,中间还经历了个元朝,读书科举中,针对《诗经》的阐发已经到了说无可说的地步。

  事关自己的本经,徐鹤对此也曾有过思考。

  正如唐顺之所言,如今的《诗》在科举考试中已经几乎考无所考。

  杨寅秋在上次道试中,用诗经中的《卷耳》全篇为题,这就是因为单独寻词摘句已经不能出题考学生们了,因为这么多年,《诗经》里的那点字,早就被研究透了。

  所以他才另辟蹊径,考全篇文章,让你阅读理解,再加上归纳总结,以此来加深难度。

  但《诗》就没有可以研究的地方了吗?

  显然不是。

  因为毕竟研究《诗经》,自南宋以来都是围绕着朱熹的《诗集传》,所以朱熹的见解就是《诗经》的本意吗?朱熹的认知就是古人的认知吗?

  呵呵,官方说是!

  但有学问的人都知道,朱熹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穿越回古代了解古人诗中的意思?

  所以说,《诗集传》是肯定有谬误的。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徐鹤知道,在平行时空中的明朝,读书人中也曾经出现过这种困惑。

  后来经过【前七子】、【后七子】的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号召的影响,于是对于《诗经》的研究,也开始改弦更张,复宗汉学了。

  所以说,历史都是有他的发展规律的。

  明朝没了,但文学发展的规律还在。

  大魏朝的文人们到了至正年间,对于《诗经》的研究,也开始朝训诂方面发展了。

  徐鹤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荆川先生说的对,朱熹虽为圣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通读三家诗与毛诗后,还是能发现不少今人对《诗》的误解的!”

  唐顺之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兴奋之色,他对徐鹤道:“我看你的文章,其中很多见解闻所未闻,当时我就猜测,写这些文章的人,对训诂之学肯定是有研究的,而且这研究是扎实的,并非丰坊之流,冒充家传石刻之本,耽误士人!”

  说完,唐顺之突然停住话头,尴尬一笑。

  他这才记起,海陵徐家的家传之学,就是来自于鄞县丰家。

  自己当着海陵徐家后人的面,说丰家的家学有问题,这不是打徐鹤的脸吗?

  徐鹤心中苦笑,丰坊啊丰坊,谢良才说你在士林的名声不好,看来果有其事。

  不过唐顺之到底是个大学问家,他对那些人情往来虽懂,但不关注。

  好不容易遇到个对《诗经》训诂有【研究】的徐鹤,怎肯浪费时间,抓着徐鹤就讨论了起来。

  这时,卯桌上已经来了不少客人,其中能做到绯袍这种官阶的,大多都是进士官。

  他们见一个中年人拉着另一个少年,在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