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九节 历史的拐点_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节历史的拐点

  《国语》有云: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

  在遥远的远古时期,中国的先民们遥望苍穹,根据黄昏时北斗七星的斗杓方向,以确定季节,斗杓东指为春,南指为夏,西指为秋,北指为冬。

  然后,又进一步的将地面分为十二个方向,以十二地支代之。正北为子,东北为丑寅,正东为卯,以此推之,冬十月斗杓指向西方亥,因此十月又被称为建亥之月。

  今天是十月九日丁亥,恰是立冬。

  推开窗户,外面下着绵绵冬雨,一阵寒风扑来,张恒搓了搓手。

  这个时代的关中的冬天,气温很低,昨天晚上,张恒起床发现,屋檐下都结出了冰凌子,估计那时,气温可能在零下。

  在这种季节里,张恒对于冬小麦的麦田格外关注。

  毕竟这是第一次尝试冬小麦的种植,经验不足,张恒生怕小麦无法越冬,前两天一直在田里呆着,督促着佃户们加紧整墒土地,尽量将小麦麦苗附近的土壤拍严实,以防止冬天下雪化冻之后,土壤中的水分流失。

  “还好,前两天督促及时,要不然等这冬雨一下,小麦越冬就是难题了”张恒颇为庆幸的道。

  从墙壁上去下佩剑,张恒脱去身上穿着的外套,在卧室中练起剑法来。

  天朝太祖年七十,依然能横渡长江,张恒希望到自己老了,也依然能健步如飞,因此一直非常注意锻炼自己的身体。

  练完剑,院子里就传来了秋菊冬梅母女开始忙碌着做早餐的声音。

  算着还要大概半个时辰才有早餐吃,张恒索性就又看了一会书。

  在这个冬天的日子里,张恒在几天前就放了张瑜的假,也算是在这个时代开创了一个寒假的先例了。

  所以,早上张恒也能很悠闲的看看书,或者静心思考问题。

  吃过早餐后,张恒就穿上蓑衣,来到田二家中。

  “田师傅,我前两天让你配得东西,配好了没有”张恒一进门就问道。

  “恩!”田二看到张恒,连忙起身道:“已经配好了”

  着就带着张恒来到他的房间里面张案几上,十多个竹筒一字排开。

  “这个是按照硫磺三成,硝石两成,木炭粉五成的比例配的”田二拿起一个竹筒对张恒道。

  “这个是按照硫磺一成,硝石七成,木炭两成配的”他又将另一个竹筒拿起来介绍道。

  “恩”张恒点点头,从怀中拿出一叠纸片,然后用毛笔在纸片上写上那两个竹筒的配比比例,再将之贴在竹筒上。

  “继续说”张恒道。

  田二就将这些竹筒里的配比比例都说了一次,张恒将它们一一记在纸片上,再贴上竹筒。

  “去将老七喊来”张恒在最后一个竹筒上贴上纸片,就对田二道:“咱们准备实验吧”

  田二点点头,出去喊高老七,张恒则拿起一个竹筒,放在鼻子前,闻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