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新锐与大专家_香江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都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答案徐洛早已了然于胸,现在回答起来,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并且将这些人有漏洞的答案填补完整,使其完美解决目前他们面临的问题。

  没有任何流派的影子,而是集百家之所长。

  问了几个问题后,保罗心里更加惊诧不已,“孩子,你真的没有上过一天学?”

  “是的萨缪尔森先生,事实上,我是从中国内地进入香港的。”徐洛如实说道。

  一听到这句话,保罗瞬间明白。

  那种大环境,确实没办法进入学校学习。

  但光是靠自学,就能达成这种程度,已经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保罗点头,“难怪,但不得不说,你看当前美国经济滞胀的原因很透彻,你这次来美国,是准备进入哪所大学学习吗?”

  “不。”徐洛微笑着摇头,“我这次来美国,是为了出版我的书籍,并打算请萨缪尔森先生你指点,并为我的书作序。”

  保罗瞪大眼睛,“你要出版书籍?哪方面的?”

  “关于经济学的,不过与你的著作有不小的差距。”徐洛道,“属于比较通俗的那种。”

  保罗感觉特别不可思议,难道现在的中国人都这么牛逼了?

  认真思考后,道:“我可以看看,但我希望你说的都是真的,而不是欺骗我这个老头子。”

  若是这个家伙敢欺骗他,必定要给其狠狠反击。

  对每一个和保罗有过接触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和学生来说,他就像指路明灯一样指引着前行方向。

  他会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结识很多普通的学者和学生。

  但不代表他就是个没有脾气的人,有时候他的言辞也很犀利。

  比如他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他在论文里不仅仅反驳一个流行的经济学理论,还通过通篇使用单音节词来对该理论的拥护者的智力水平表示不屑。

  “向上帝发誓,我可不会欺骗你这么一位学术大家。”徐洛认真道,“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辨别哪些人是骗子,哪些人是有真材实料的。”

  保罗将徐洛带到他的办公室,准备了咖啡后,两人开始讨论。

  为了验证徐洛是骗子还是具有真材实料。

  两人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显示性偏好公理,讨论到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与赫克谢尔点俄林模型的要素价格均衡定理。

  再从宏观经济学理论中的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讨论到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函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中。

  一人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

  另外一个是结合了所有流派的江湖新锐,即便没有任何的名气,但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涉足。

  这自然是一场思想碰撞的讨论会。

  说到兴头上时,两人起身在办公室的黑板上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