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卡伦舰炮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填越是困难,花费时间也更长。同时,长身管火炮,因为比同等口径的卡伦炮重太多,复位也很困难。

  举个例子,32磅的卡伦炮,重量才千克,长度才米。而18磅的“红夷大炮”,炮重达到2吨,也就是2000千克,炮身长3米左右。

  也就是说,32磅卡伦炮的炮弹重量几乎是“红夷大炮”的两倍,可炮重,却只有“红夷大炮”的三分之一左右……要是换成32磅的长管炮,天知道多重……

  炮身越重,火炮不但装填困难了很多,复位也非常麻烦,需要很多水手帮忙搬动火炮复位。越重的火炮,复位越是困难。

  这也导致,同等口径的火炮,卡伦炮不管是装填还是复位,都要容易得多。然后,平均射速自然更高。一般而言,熟练的皇家海军炮兵,使用长身管重炮,至少要花费2分钟以上时间,才能开一炮(注:因为船上环境复杂,射速要比陆上要慢。因为,陆地上的炮台火炮不轻易移位,把后坐力导向了大地,反倒不需要复位,节省了大量时间,射速也更高。)。而卡伦炮,只要1分钟左右,就能开一炮。

  ……

  虽然说,长身管的火炮,射程更远。也许轰炸陆地目标,长管炮效果更好,岸防炮也更适合使用长管炮。但是,在海战中,长管炮的射程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作为火炮载体的战船,在海面上因为风浪关系和火炮的后坐力问题,是不住摇晃的。尤其是木船时代,船体受到海况影响更大,摇摆更多。

  而舰炮侧舷炮,就是横向的。船只摇晃,基本也是横向摇晃。这样一来可就悲剧了,使得侧舷火炮在瞄准敌舰时,根本无法锁定目标。你刚刚瞄准好敌舰,可船体一晃,射角立即改变了。距离短还看不出来,距离约长,射角稍微变化一点,就会导致极大的误差。

  所以,在摇摇晃晃的战舰上,火炮的射程是没啥意义的。射程越远,误差就越大……

  当然,这是在海上。如果在内河内湖地区,就要另当别论了。比如第二次英美战争(1812-1814)时期,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上的内湖水战,因为内湖没有什么风浪,导致美国战船上的长管炮可以更从容地在英军战船卡伦炮射程之外,瞄准英军舰船轰击。而英军舰船全部装备卡伦炮,射程近,无法打击到美舰。想靠近时,美舰却跑了,像“放风筝”一样戏耍了英舰。所以,单单装备射程近的卡伦炮,也是不合适的。遇到美国那种无赖打法,就可能吃亏。当然,换到大西洋上,船体晃动厉害,美军的这种猥琐战术就未必有用了。内湖上,因为风平浪静,才使得长管炮射击更精准些。

  此战之后,英国人终于意识到,只使用卡伦炮,是不行的。遇到老美那样无赖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