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0章 家乡回避制度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恶霸势力什么的,上面肯定有本地乡土势力罩着,而恶霸肯定也是本地人。如果真能连普通工务员都回避家乡,扫黑什么的,不要太轻松哦。毕竟,你去外地工作,会护着那边的恶霸?无亲无故的,护毛啊?不整的话,自己还可能被连累;整死了,还能给自己添加政绩呢……

  ……

  当然了,马林不会真的将小吏也弄得回避家乡。为何?这是为了成本考虑。因为,若是让收入不高的小吏也回避家乡,那么,可能会引发很多问题。毕竟,这可不是后世交通发达的时代。让那么多吏员们背井离乡,问题很多,成本很高。而且,不熟悉地方环境的小吏,办事难度也大。

  举个简单例子,小吏要和村民打交道。结果,古代除了读书人普通人不会讲普通话,只有方言。要是外地调来的小吏,不懂当地方言,交流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办事情?所以,只有后世那般推广了普通话后,小吏才有去外地工作的可能。

  所以,马林对于殖民地,只会学习文官回避家乡制度,不会让小吏们也一起回避。至于文官被当地吏员们联合架空的问题,马林根本不在乎……

  为啥不在乎?因为官员和小吏不对付,北海国的统治反而更稳了。要是官员和小吏们在殖民地抱团,那么离叛乱就不远了……

  因此,官吏之间的内斗,马林是允许的。甚至,会高兴。当然,也不能斗太狠,免得耽误做事。

  所以,马林还会在殖民地安排间谍,监视殖民地动向。要是地方上斗争失控,本土会打板子的。最简单的,就是将文官调离,换一个人过去。

  当然,地方上吏员们要是势力过大,本土也会想办法调走几个,明升暗降,瓦解其团体的。

  ……

  同样的道理,军队也决不允许驻守家乡。因为,若是家乡的父老发动起义了,若是家乡子弟组成的军队,肯定不忍心开枪镇压。

  这个道理,马林前世在读《攻占巴士底狱》时就明白了。当时巴黎爆发大革命,结果巴黎守军拒绝开枪镇压,才让巴黎市民成功搞事情。

  要是换成外地人士兵驻守巴黎试试?啥?起义?又不是家乡父老,弟兄们,开火!

  当士兵和民众都是没啥关系的人后,士兵们镇压起来,就不会留情面了。毕竟,不是熟人,下手没有啥顾忌……就算双手沾满鲜血,退役后,那些士兵又不会留在当地了,不怕被报复……

  ……

  肯顿的建设,如火如荼。不过,莱尔顿指挥民众们在建房子的时候,却把中心区域给留了下来,留了好大一片地方。因为,这里要用来修建教堂。

  按照这个年代的欧洲惯例,教堂一般都要修在城中中心位置或其他显要的位置。而且,大城市的教堂,往往还会留下大片空地,作为教堂广场。

  不过,眼下莱尔顿手里只有200士兵和800壮丁,不可能有能力修建教堂,只能先修建老百姓居住的版筑土坯房了。

  至于城中心的教堂,包括打算修建在教堂边上的学校,只能等以后北海国大主教泰勒派出徒子徒孙抵达后,再召集一批工匠,前来修建教堂和学校了。

  毕竟,教堂在目前的欧洲,是顶级重要的建筑,绝不可能马马虎虎地用土坯房对付,起码得是砖石结构的。不然,就是对神的不尊重,要被绝罚的……

  当然,为了节约成本,除了部分重要的大教堂,一般村镇的教堂,马林是打算用红砖和水泥简单对付一下的。

  比如肯顿的教堂,因为这里不是什么大城市,肯定不会奢侈到全部用石头修建。所以,先在当地修一个土窑,然后烧出红砖。同时,从纽芬兰岛上科纳布鲁克的水泥厂弄点水泥来。用砖头砌墙,外面抹上水泥……

  然后,外面再用白色的石灰涂刷一遍,看起来洁白无瑕,一个简单的村镇教堂就完工了。而且,建筑质量也不会差。

  当然,这得等到北海国本土派来相关的传教士,也就是泰勒大主教的徒子徒孙什么的。然后,专业的建筑队才会被带过来。至于在那之前,莱尔顿还是老老实实带着老百姓们修建低成本但是很实用的土坯房吧……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