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名,隋炀帝杨广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一件一件的发生,倒数第一,也算是正常,他要不是倒数第一,我还有些不相信。

  鼎盛的王朝啊,你们知道什么叫做鼎盛的王朝吗?

  就是人民安居乐业,人人富足,没有天灾,没有人祸,没有外敌,国内粮食富裕,士卒肯战,将领强大。

  但就是这样,隋朝亡了。你们说,这还能不是倒数第一的昏君吗?”

  李世民:“虽然不想说,毕竟总有人觉得我有问题,但实际上,我的天下是我自己打回来的,打回来的时候,天下早已经一片的残破。

  我是从隋炀帝的时代生活过来的。隋末,天下不过两百万户,甚至略有不足,到了我的时候,差不多三百万户,人口,多少算是增长了一些吧。”

  刘彻:“礼貌的问一下。这哥们儿刚登基的时候,多少万户?”

  杨坚:“不用礼貌了,那时候的人口,九百万户,至于怎么死的,死在哪儿了,我想后面仙人会跟你们说的。我不想开口。”

  众人看到杨坚的发话,自然是察觉到了他的语气不怎么好。

  当下耸耸肩。

  也没有开口。

  秦戟当然是会说的,人口这个东西,不说其他的,至少是佐证了一个王朝的盛兴和衰落。这些都和人口的关系蛮大的。

  至少在近代以前是这样,当然,人口变少也不是说就一定是昏君,说不定是外战无比辉煌呢?

  这个也难说,但人口减少,还没做出什么事儿来,那明显,就是很有问题了。

  还能是死在哪儿的呢?

  好吧,根据资治通鉴来说。

  其实这一段记载有些骇人听闻,以至于秦戟看的时候,都有些不敢相信,不过既然是官方记载的史书。

  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古代的史官,其余的不说,人品还是值得相信的。

  从公元六零五年开始,也就是大业五年。

  隋炀帝开始做了一系列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营建东都洛阳,征调民夫百万。开修大运河。征调民夫百万

  大运河这个东西,后面额外再开口,因为这个东西,还有详细的要解释。

  然后,修长城征调民夫数十万,随后再修大运河又是百万级别的民夫。

  随后征兵百万,准备进攻高句丽。

  这时候黄河泛滥,山东河南发大水,隋炀帝不顾其余人的劝导,依旧征调民夫,为军队运送粮草。

  征高丽,大败。

  死亡三十余万。

  这是第一次。

  次年,继续征伐高句丽,功败垂成,一样是失败,因为后方的杨玄感叛乱。无功而返。

  再次年,再征高句丽,再败,这里说失败有些不恰当,因为人家高句丽不想打了,勉强写了个投降书。

  实际上人家啥都没事儿。

  服软都算不上,纯粹的打发隋炀帝,让他滚罢了。

  而且也没有给隋炀帝任何的面子,高句丽国王既没有按照隋炀帝的说法去往京城觐见,也没有放回早年间俘虏的大批隋朝居民。

  纯纯的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以至于使节去往高句丽,还能够看到看到大量的隋朝的俘虏。

  “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就实际意义上来说,那些被俘虏的人,和宋朝因为兵败从而被俘虏的人,似乎没有多大的差别。

  顶多人数上有些差距。当然,这里仅仅只是说了他对于人口造成的大规模的减少。

  实际上,他的那些所谓的功绩,所谓的功劳,不说全都是放屁。

  但绝大部分,和他都没啥太大的关系。

  罪在当代,利在千秋是纯粹的扯淡。

  功在脑补,罪在现实,倒是差不多就是了。

  一个鼎盛时期的王朝被生生的玩儿到灭国,古往今来,也就他独一份儿了。

  所以随后,秦戟也就准备,针对一条条的所谓的隋炀帝的功绩,来详细的叙述一下,隋炀帝的这个炀字。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纯粹的,且当之无愧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