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大运河与科举,笑话_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隋唐大运河,几乎大量的运用了之前所有王朝开凿的河道。

  例如邗沟这是东汉时候就开凿的河道;江南运河是疏浚吴国所开运河、秦丹徒运河等、汉朝以及六朝所开运河等;通济渠是疏浚阳渠故道、汴渠故道此外还用了黄河天然河道;永济渠是疏浚屯氏古渎、曹操等开的白沟等此外还用了沁水清水等天然河道。

  所以,与其吹这个大运河的功绩,不如多吹一下京杭大运河。

  因为隋唐大运河实际上捡了前人的功劳,而且不仅如此,隋唐大运河的作用,并没有大家想象之中的大。

  因为就算是在开凿的时期,也就是隋炀帝的时代。

  实际上,运河也已经是开始堵塞了。

  在之后,要经常的进行疏浚才能够进行使用,可以说后世为了维护这条所谓的大运河出的力,要远比隋炀帝多得多。

  而且这条大运河称之为隋唐大运河,也不能将功绩归在隋炀帝的脑袋上。

  这是有关于运河的事情,即便是所谓的开创性的进行大运河的开凿,这个开创性实际上也不怎么样。

  因为运河自古就有,大运河更像是一个一定会出现的东西。

  而隋炀帝的所作所为,无疑就是在急于求成,以至于这条运河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或许仅仅只是从隋唐大运河的名字,就可见一斑。

  然后是另外一个方面。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开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所谓的一个皇帝一步到位,就将一切都做好了。

  隋炀帝在其中,更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反而是因为某些原因,而不断的被人提起,从而让人觉得,他似乎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但实际上,科举制度的开创在于杨坚。更早的萌发应该要到南北朝时期。

  而且这里的科举制度,和想象当中的科举,大相径庭。

  可以说,除了有一个科举制度的名字在不断的沿用之外,实际上这个东西和真正的科举,没有丝毫的关系。

  隋文帝开创的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几乎是和汉朝的察举制度,是一模一样的。

  这里面有一个很搞笑的事情在于,既然科举制度的核心是在考试。

  那么必然有人落选,有人中榜。

  但在当时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时代,虽然有了分科考试的观念。

  但没有罢黜这个概念,而且,这个科举的考试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参加。

  你需要的是别人的推荐。

  是的,首先进入科举考试的资格,就是其他的大儒,或者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推荐。

  而且考完之后,你就可以当官了,不存在没有考上的东西。

  是不是和汉代的察举制差不多?

  嗯,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现在说的科举制度一定是满足三个条件的。

  第一,是不需要被人举荐,只需要自己赶考便可。

  第二,是一定存在一个罢黜的关系,也就是中榜,活着落榜。

  第三,则是这个东西,一定是定时召开,而且是一个无比盛大的规模。

  但可惜的是,真正的扩大规模,要等到唐太宗的时候,而等到寒门取士,更是要等到武则天的时候。

  他隋炀帝杨广所做的,不是推动了发展。

  而是开了倒车,因为至少在之前,还有投牒自进这一个说法,但在隋炀帝的这一朝,却不被允许了。

  所以,科举制度也和隋炀帝,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

  随后呢?还有什么呢?当然还有更多的东西,类似于关陇集团。

  类似于开疆拓土?以及类似于人口的巅峰数值,然而这些,都是扯淡......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