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章_一帘风月九重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嫡庶。

  若在太平盛世,嫡系子女当然更受器重,身份无比尊贵;庶子女无论再能干,也只能成为嫡系的辅助,不得僭越。

  上行下效,家国方能安治。

  但在危难时刻,比如现在的北月氏,整个家族随时倾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嫡系要承担起家族存亡的责任。

  比如牺牲自己,给庶弟妹留一条生路。

  然,嫡长子亡故,正室夫人一直无所出。为保住其他子女,北月彦从侧夫人凤氏,亦即当今长公主的儿女当中选一位记在嫡母姜氏的名下,成为嫡次子。

  嫡次子邕,字仲和,家中排行老二,现年22,是国家典藏室的一名守藏史。无甚权力,每天在典藏室整理书籍,平时做做杂务,奉命找找资料什么的。

  他成了北月的嫡系,又有凤氏的血脉。不到最后一刻,皇室会对他网开一面,留他性命。

  本来,只剩下庶子女在京的北月彦再无所虑,无奈人算不如天算,被诊定无法生育的姜氏居然为他添了一名嫡女。

  事实证明,与仲和这位假嫡子相比,元昭这位真正的嫡女显然更有分量。

  这一点,从她婴孩时期,便一直受到死亡威胁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嫁入寻常百姓家,不过是做父母的一厢情愿罢了。

  别说婚嫁,就算死,她也要经过皇室的允许。

  死遁更加不可能,万一引起皇室的猜忌和愤怒,北月灭族将成为事实。

  身为家主,他不能这么自私。

  ……

  日复一日,深秋将至。

  时隔半月,边境的疫情没了,吴督军和官员们一直在城里驻守的消息传出后,逃离南州的百姓们纷纷推着家物什返回家中。

  而将军府里一如往昔的宁静,和院墙外忙碌的车轱辘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院里,一位小童呈夏蝉之姿贴在墙边,冒出半个小脑袋,饶有兴致地看着行人从墙外的街道匆匆而过,欣赏着人间百态。

  自从师父告知她前线无恙,父兄无恙后,元昭终于定下心来上课。

  偶尔偷个懒,挂在墙上看看外边世界的繁忙。

  “郡主,好消息——”

  正看得高兴,身后传来何春欣喜的呼声。她回头瞅了瞅,双手一松,跃下墙头问:

  “什么好消息?”

  “将军派人回来传话,说圣上有旨,让郡主年底回京。”何春高兴地说,“终于能去京城了!我和锦娘从未去过京城呢!”

  元昭一听,撇撇嘴角,一脸无趣道:

  “京城有什么好?规矩甚多,去了你们一准后悔。”

  “后悔也得去啊,这是圣旨!”何春乐呵道,“季管事让属下来问问,郡主您有哪些行李要收拾带走的?虽然离启程尚有半个月,早早收拾妥当心不慌嘛。”

  “我阿爹和三哥呢?他们回不回?”元昭不情不愿地扬眉问道。

  “回!一起回!”

  这不,季管事一接到消息便去忙着收拾侯爷父子的行李。小郡主是女儿家,由何春、锦娘吩咐婢女收拾,他不便插手。

  噫?!元昭惊喜万分,“真的?!他们也能回去?”

  “当然是真的,假传圣旨可是要砍头的。”何春见她眉飞色舞的小模样,由衷一笑,“京里另派一名武将前来接替侯爷,估计侯爷这回能在京里呆一阵子。”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喜事!

  能有这番恩典,全靠孙内侍监回去禀报,说小郡主在边境吃尽苦头,还被某些将领取笑她长得与父亲不像。

  另外,此次的边境危情朝廷业已知晓,是吴督军和赵监军同时上的折子。两人如实陈述了定远侯父子的表现,深得圣心,才有了这道圣旨。

  “吴督军会替我阿爹说好话?”元昭先是疑惑,继而一脸恍悟,阴谋论道,“哦,他是怕我阿爹回京参他一本吧?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小人!鄙视他!”

  噗哧,何春暗笑。

  小郡主妙语连珠,经常说些令人发笑又颇有道理的话,真逗。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