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 活不过三集_帝国玩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劝和的念头。不希望胡文海和计算所公司两边闹的太厉害了,也不太了解为什么胡文海如此针对伍车行。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事情,而是之前没有说完的那个造船技术。”胡文海摆摆手,反而旧事重提:“不知道宋老对国际经济和造船业有什么了解么?”

  宋老被问的一愣,下意识沉思道:“这个东西和我研究的方向离的远了点,我只是大略有些印象吧。”

  “那我给宋老您解释一下。”胡文海点点头,干脆利落的说道。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造船业都集中在日本,造船业是一种资金、技术、人力密集型重工业,投资大回本慢。二战时期美国造船业进入巅峰,后来美国经济发展造船成本迅速上升。于是国际分工里造船产业开始转移进入日本,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他们也正在重复美国人的这个产业转移的历史。”

  “你是说……”宋老若有所思:“日本造船业可能向咱们中国转移?”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不会。”胡文海语气不容置疑:“中国的造船技术落后太多。而且手里的资本太少,所以无法承接日本的造船业转移。最大的可能,是韩国成为下一个造船产业承接国。”

  宋老的反应也是很快的,他立刻就想到了胡文海之前说的那个造船技术,随即恍然大悟:“你认为,如果我国造船业使用了你说的仿真造船技术。就能从日本承接造船产业的转移了?”

  “嗯,有这个可能,我个人认为会有很大的可能。”胡文海话没说死,不过这也就足够了。

  宋老不可能因为他的一番话就下定什么决心,在他这个层次的领导,必然是要经过详细调查和论证之后,心里才会真正有所倾斜。

  如果胡文海真的说的信誓旦旦、斩钉截铁,他反而要在心里打嘀咕,是不是要忽悠自己?

  “你再给我说说,你的这个造船技术吧。计算机技术,要怎么才能与造船业结合在一起?”

  “好的。”胡文海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开始将记忆中的巨型总段造船法一点点道出来。

  巨型总段造船法,在历史上是韩国人在九十年代末发明的。也就是说,那个年代随便拿出一台微机来,其计算能力都能够顶的上现在的超级计算机。

  正是在这种计算机技术大发展的前提下,结合激光测量和光电技术,使还在车间里生产的巨型总段能够在计算机中模拟拼合后的效果。

  而计算机的实时模拟,也为总段拼合中保证公差在允许范围内提供了参照的依据。

  没有计算机的模拟,这项技术如果依靠人力进行图上作业,那这个工作量未免就太大了。

  所以说,至少一台能够达到九十年代初微机水平的巨型机,是八十年代上马巨型总段造船法必不可少的支援。

  除此之外,托举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