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三八 极不情愿的妥协(十一)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力。

  “这桑葚酒味道还不错。”伊集院又喝下一倍根据地产的特色酒之后赞道,“鱼的味道也不错,香料调配的很好。”

  这两样产品都是人民党根据地的商品,酒和鱼肉且不说,至少玻璃瓶制造的很好看。

  正说话间,使馆工作人员进来送了一封电报,伊集院看完之后,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国内那些人又开始扶植同盟会了。”

  汪精卫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同盟会与日本驻华公使的谈判代表,这是他第一次被委托这么重大的工作。汪精卫实在是感到惊喜。自打同盟会在前清时代起来闹革命,日本政府方面一直对同盟会很客气,同样保持着很好的距离。袁世凯夺取中央政权之后,日本政府对于同盟会就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到了1911年,日本政府又开始支持起同盟会来。

  只是此时同盟会已经真的变成了孙中山一人领导的政党。光复会回到了浙江,华兴会回到了湖南。其他地方的有名望人士也纷纷离开,现在毕竟共和了,有时联省自治的政治体制,各地政府也需要些新面孔来充充场面。而这些知名革命党人就是最好的选择。给他们几个议员的席位,给几个官当当,也能很好的宣称自己的省份是“支持维新共和”的。

  按照孙中山的名望,他在广东混个议员本该没有问题的。不过此事却出了点问题。新的国籍法规定,中国新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凡是曾经获得外国国籍的,均不能算是中国公民。

  在光复会看来,这规定明显是针对孙中山的。因为至少到1909年,孙中山都持有的是美国国籍。特别是在1908年11月孙中山访问暹罗(泰国),对侨社演说,鼓吹革命、推翻满清,引起清廷向暹罗当局抗议。曼谷市长和警察局长遂将孙中山召去,勒令其离境,孙当即表示要向其公使请示后再作答复,问其公使系何人,则不愿作答,即离去。

  孙中山然后径去美国公使馆,面见金公使(MinisterHamiltonKing),要求美国政府给予保护,并发一本美国护照给他(不同于属土夏威夷的美国护照),其根据则是他在夏威夷出生。晤谈之下,金公使对孙中山印象良好,给国务院的报告称“孙的英文说得很好,虽略带口音,人极聪明,彬彬有礼……”

  孙中山没法等到国务院答复后再离开曼谷,在12月10日转往新加坡,并留下狮城的地址给金公使。

  美国国务院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孙中山的案子,最后在1909年3月11日国务卿卢特(ElihuRoot,卢特于1月卸任,孙案大概在他任内已做成决定)通知金公使,孙中山没有资格登记为美国公民或请领美国护照,理由是:“美国公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