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九零 路线分歧(三)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不会对下一步的军事训练有影响?”周镇涛并没有放弃自己身为师长的责任感。

  杨得水耐心的解释道:“培养部队的学习观念,各级指挥员与政治委员除了要干好自己的工作之外,也有责任让同志们学习到更多知识和技术。新一轮的指挥员选拔规定,各级指挥员和政治委员必须教好部队的战士。在这方面没有能够得到同志认同的只怕都会落选。如果在这方面表现不突出,基本上不可能得到继续晋升的机会。”

  周镇涛没有太仔细的研究新规定,听了杨得水的介绍,周镇涛半晌无语。整风已经不再是对某些不合格干部的调整,工农革命军的整个体制也有了深刻的变化。再也不是指挥员决定一切,基层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言权。

  军委在此之前颁布的最新基层选拔流程,基层指挥员采用自荐与推荐的方式,经上级公布评定标准,公示候选人名单与评定标准。最后决定人选的还是基层的公开选举。也就说,上级除非对基层进行强力施压,否则的话上级也不知道最终被选出来的将是谁。

  师长想对部队有效控制,最好的方法莫过拥有对排级以上指挥官的绝绝对人事权。一个师可以有近两万部队。包括排长在内的指挥员数量只有400多人,如果是连机指挥官的话,只有100多人。管好这100多或者400多人,保证这100多或者400多人都是自己人,就能牢牢控制对整个师两万人的指挥’权。

  新的选拔制度将师长在部队中的权威削减到了最低程度。如果师长想在部队中树立起绝对权威,首先就要压倒师党委,还得让连长排们对其绝对服从。周镇涛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工作,各级指挥员的警卫员每一个月就要到政治保卫部“培训一天”。如果周镇涛真的想这么干,只怕警卫员们首先就要“出卖”周镇涛。

  周镇涛不能佩服陈克“御下之严”,这制度从根子上断绝了任何人对部队拥有绝对权威的可能,即便有,那也只可能是陈克一个人。只要指挥员和政治干部有一方还忠于陈克,忠于人民党,个人对部队的强势影响力都将非常有限。

  “难道陈克主席仅仅想让所有指挥员和战士们仅仅是部队中的一员么?这就是陈克主席所憧憬的革命军队么?”想明白了这些之后,周镇涛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流水的是兵而不是指挥员。如果指挥员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工作上,没有了指挥职务,指挥员们自己的价值就等于零么?革命功臣们的价值就仅仅在于为革命服务的时期,一旦不再是现役,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么?周镇涛最终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正在激烈的思考,周镇涛听到了杨得水开口问道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