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3章 俄国大革命的基础_天朝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气,又把目光投向了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和契尔卡斯基伯爵,这两个伯爵都是俄国农民事务总委员会的委员。这个委员会是专门负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之配套的一连串改革的。呃,这个废除农奴制改革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只要沙皇一声令下就万事大吉了。世界上没有这么便宜的改革,俄国当然也不会有。正常的情况就是一项改革在解决旧的矛盾的同时,往往会制造出新的矛盾。

  按照后来的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共和国伟大领袖涅恰耶夫的说法:“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诞生了俄国大革命!而俄国的农村公社就是大革命的基础!”

  “现在有人在报纸上呼吁,按照波兰农业合作化的模式对全俄农村公社进行改革,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契尔卡斯基伯爵。你们觉得怎么样?”亚历山大二世皱着眉头问道。

  亚历山大二世说的这个“农村公社”,从严格意义上说,就是农业集体化的始祖!是的。就是他!后世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中享受着农业集体化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的人们,大概有99%是不知道,开创这种制度的人居然不是斯大林,而是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

  后世农业集体化或者是农业合作化的许多制度,其实都是亚历山大二世的俄国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制定的。比如最核心的土地村社所有制,也可以叫集体所有制吧。根据俄国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制定的法规。俄国农民从地主那里赎回的份地并不分配到户,而是由农村公社所有。而俄国地主的土地一般情况下也不是出租给农民而是租给农村公社。然后再由公社根据人口对土地进行分配。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土地重分――原则上,每一个成年的农村公社社员都有权得到一块土地。当然,这些土地并不是共同耕种然后按照社会劳动情况进行分配的。而是包产到户的……实在想不出更适合的词语了。

  另外,农村公社的自治体系也和后来苏联的集体农庄或是天朝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什么的差不多。都是由村社社员召开大会选出社长、收税员、文书等公职人员――当然,亚历山大二世设计的村社自治是认真的。他从来没有想过依靠一个庞大的组织将全俄国所有的自治村社牢牢控制起来。

  实际上,他也没有那么多钱去养活这样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前文已经说过类似的问题了,在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兴起的这个阶段。各国统治者因为财力匮乏的原因,都无力构建一个足以取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僚体系。而资产阶级需要的是自由的廉价劳动力,而不是被铁链牢牢锁住的“奴工”,所以也无法替代封建主成为压迫劳动人民的主力。

  另外,欧洲或是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