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63章 王玄策啊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道融州黄水县令,从七品下,因政绩考核上优,升从七品上朝散郎阶,侯选授职为爱州九德折冲府的长史,从七品上。”

  “去年,镇南大都督府李长史从爱州抽调府兵越过横山南下,王玄策应召,他被授为抽选的一千府兵的指挥官。”

  秦琅听着这个名字总觉得有些熟悉。

  而其它官员们则更惊讶的是,原来这个胆大无比的校尉,居然还是个文职?

  融州黄水县令?

  “没印象啊!”

  “王玄策应当不是岭南土人吧?”

  刘仁轨翻看了下自己的笔记,“这位王长史出身于琅琊王氏,其祖上在南朝梁时南迁入岭南,后来一支迁到广州。王玄策便是在广州长大的,后来曾入长安国子监读书,再后来隋乱回到广州老家,被桂林李袭志征召为参军。”

  “后李袭志归唐入朝,王玄策被朝廷授官融州黄水县令,政绩不错,于是晋为朝散郎,再授为爱州九德折冲府的长史。”

  从这份履历来看,王玄策的出身等都还不错,琅琊王氏天下有名,虽说他家只是其中一支南迁的分支,但毕竟也算名门之后,时人还是比较看重这个的。

  而他又曾在长安国子监读过书,因此跟岭南土蛮还是有区别的。更别说李袭志在隋朝末年为桂林的郡丞,也算是当时岭南八大割据势力中较强的一支,特别是后来主动归附大唐,在朝中也比较受重视,他本身就是关陇将门出身,所以后来入朝,与罗艺、杜伏威等这些反王待遇还是不同的。

  王玄策做为李袭志的老部下,有这个关系在,当然前途也还不错,从参军升为县令,再从县令升为折冲府长史。

  由地方转入军中,这说明王玄策本身也是有军事才能的,否则不可能通过兵部的铨选。

  秦琅哈哈一笑。

  “当年隋末之时,岭南大乱,桂林做为岭南门户,江陵的萧铣江西的林士弘等都曾南下攻打,但都在李袭志的坚守下无功而返。李公是位能文能武的能人,王玄策曾在他麾下为参军,说明也是个人才,如今有此功绩,倒也不足为奇了。”

  “就授王玄策为检校象林州都督、刺史,提升为从五品下武散阶,游击将军,以示嘉奖!壮其官威!”

  有人马上提醒秦琅,王玄策之前只是爱州九德折冲府的长史,这只是个从七品上的官职,而他的散阶也是从七品上的朝散郎而已,一下子提为都督刺史,太过了。

  毕竟就算是下州都督,那也是从三品啊,哪怕下州刺史,也是正四品上了。

  你这一步升天也升的太高了。

  过份了啊。

  在座这么多人,堂堂镇南大都督府的长史也不过从三,司马更只有从四下,而折冲都尉们,上府的也从正四品上,中府的只有从四品下,下府的更只正五品下。

  “宣相,不如升其为下府折冲都尉?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