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七章 土山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垒土筑山。

  晚上,秦军收工回营后,周印就带领弯刀突击队,悄悄开了城门,摸到土山下,对留守的小股秦军发起进攻。

  每次,土山下,秦军丢下十几具尸体后,便退回营寨。

  早已等候在城门处的民工一拥而上,肩扛车推,将白天秦军垒起的土堆荡平,或者运回城里。

  天一放亮,秦军士卒再次开进,运土堆山。

  城上魏军劲弩封锁,你来我往。

  白天,秦军堆个几米高,夜晚,魏军出兵破坏。如此往复循环。

  后来,城外的秦军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将远处的泥土,装到土篮子里,快到进入魏军劲弩的射程范围内时,将土篮拴在一根绳子上,由土山下的秦卒,将土篮拽过去,然后倾倒在土山上。

  这样的操作,避免了魏军劲弩的射击。如果动用斩将弩,射击一个提着土篮的士卒,也实在划不来。所以,城外的这种拉绳土篮的运土模式,很快在城外普及起来。

  而魏军,仿佛也不着急,白天,任凭秦军运土垒土,到了夜晚,魏军突击队一个冲锋,将守土山的秦兵赶回去,城里的民夫便赶着牛车,担着担子,再把那些土运回城里。如此这般,每天城里城外进行着拉锯战。

  局面就这样你来我往,僵持住了。

  魏军自公孙敖以下一致判断,看样子,秦军做好了长期围困大梁城的打算。

  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基于秦军自上次损兵折将后,没再发起像样的进攻。而纵观战国期间的攻城战,也不乏围困日久,甚至长达一两年,迫使城中粮绝,出城投降的例子。

  对此,魏军上下又一致地放心。原因是,大梁城里的粮食足够多,多到可以支撑五年的地步,这也是魏王早已做好的守城打算。

  所以,面对秦军的围困之策,大家反而觉得轻松下来。

  这天晚饭后,陈平自中军大帐出来,沿着步道,信步往西城门走去。

  月色皎洁,星光黯淡。

  战前的夜,是平静的,平静得异乎寻常。

  来到西城门,转了一圈,正遇到巡城的田迹,遂在田迹的陪同下,陈平登上了城墙。凭城远眺,观察着城外的敌情。

  “田将军,今夜有什么不同吗?”

  “秦军垒土山,好像加快了速度,往常只垒几尺,今天一天垒下来,都快接近城高了。而且,土山下,好像增加了看守的秦军,看样子有几千人,似乎是来对付咱们出城偷袭的。”

  陈平不禁警觉起来,“噢,这可是新情况,马上派人报告大将军。”

  此刻的陈平,似乎嗅到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气息。

  很快,公孙敖闻讯赶来,身后跟着几员将领。

  公孙敖看到陈平,问:“陈司马,你也在这?城外什么情况?”

  陈平指着城外月光下黑黢黢的秦军道:

  “秦军出来护土山了,看来,明天要有动作了。”

  公孙敖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问田迹:“还有什么情况?”

  “自今天下午,垒土山的士卒明显增多,我们的箭矢虽然不断射过去,但他们在天黑下来以后,明显加快了垒土的速度,看样子,他们是打算连夜垒起土山来。”

  公孙敖道:“组织强弓劲弩,射,将斩将弩也全部开动,给我射,决不能让秦军垒起土山。”

  “喏。”

  公孙敖接着命令道:“各城,今晚组织突击队,出城突击,不能让秦军垒起土山。”

  “慢。”正在这时,陈平开口阻拦道。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