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四章 王宫危急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着汇集的弯刀突击队,呼啸着向王宫方向杀了过去。

  只听见一阵刀剑碰撞,沿途的秦军纷纷倒在突击队的两旁。

  陈平稍稍轻舒了一口气,转身去找东城突击队的将领,他判断,东城方向暂无战事,突击队调动也无妨,作为后续部队,增援周印。

  为什么陈平不把突击队调往北城,保护公孙敖呢?

  陈平在向公孙敖提出给王宫增加守卫建议被拒绝后,他就一直担心王宫的处境。

  尤其在得到秦军通过地道进城后,他脑中最急迫的意识,就是派兵保护王宫。

  这是陈平在混乱中,本能的判断和决定。

  一个人,是否能成为领导者,就是要看他在危急时候,是否敢于挺身而出,振臂一呼。

  而这种振臂一呼,必须取决于他高人一等的判断。

  如果能迅速判断危急的根源,并做出决定,事后的结果,又能证明他的判断和决定都是正确,甚至高明的,那么,自此以后,这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自然是最值得追随的。

  此刻,陈平的判断就是这样:王宫危急。

  促成他做出这一判断的基础,来源于他采取的换位思考法。即:如果他是进攻的一方,一定会派出一支强力精兵,袭击王宫。

  这几乎是最基本的常识。

  一旦王宫被占,全城的抵抗,也就瞬间土崩瓦解。

  如果国君被俘,刀剑架在国君的脖子上,任凭你什么大将军和多少武卒,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呢?

  登城抵抗,保卫大梁,还不都是为了身后这个王宫里的魏王吗?

  那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一切权力的根源。所有为他而战的一切力量,都是为了这个象征,受其背后权力的支配。

  所以,人们常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权力边界的角逐。

  而秦王统一六国的战争,不过是想通过大的战争,结束几百年来的你征我伐小的战争,将诸侯六国的权力边界消弭,使之归于一人之手,再去扩大新的权力边界。

  至于城墙下,刀剑里,倒下去的士卒,以及将士们洒下去的热血,在这种象征和权力面前,事后,连名字都不见得详录,那些最不应该辜负的生命,又有多少人记得和承认其价值和意义呢?

  而如果有这样的民族,一直牢记先驱们的牺牲,并能时时唤起后辈,努力实现先辈们曾经为之付出鲜血的理想和使命,这样的民族一定是伟大的,也是不可战胜的。

  就如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

  话再说回陈平,他拿到虎符后,压根没想按他说的那样,调兵去保护公孙敖。

  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为了拿到虎符。就像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样。

  因为他不知道,再次建议拱卫王宫会否遭拒,而在如此紧急时刻,他更不想浪费哪怕一秒钟。

  这时候的一秒钟,就可能是成千上百颗人头落地,甚至江山易主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