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七章 致命一击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被众人拖下来,向右军撤退的几分钟后,一群骑兵和铁鹰锐士,已经率先攻入中军大帐。

  只见一个身手矫健的锐士百夫长,两腿一夹,三下两下爬上旗杆,一把扯下那面帅字大旗,卷在了手里。

  随后攻进来的上百锐士们,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魏军大将跑了。”

  “魏军投降了。”

  “魏军帅旗没了。”

  欢呼声不绝于耳。

  这就是所谓的斩将夺旗。

  那面帅字大旗,是一军统帅的象征。

  统帅依靠那面飘着帅字的大旗,通过不停地变换下面的令旗旗语进行指挥。再通过适当的号角声、鼓声和锣声,进行军队调度。

  而各军也是不断看着旗语,听着号角,进行战术动作,执行主将的战术安排的。

  一旦帅字旗降下来,那就意味着主将战死、逃走或被俘了。那么,各军只能各自为战,而大多数情况,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没有了命令,下面最多的动作是:逃跑。

  现在,魏军的情况就是这样。

  一见中军的帅字旗降下,令旗也不见了,这仗还怎么打。

  尤其是,各军都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军队,唯一依靠的就是中军的指挥,本来进攻就不利,很多与秦军接战的军中伤亡近两成,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此刻,各军的将领终于顶不住了,纷纷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双方攻防正紧绷着弦的时候,就像两个旗鼓相当的人在扳手腕,此刻一方稍一松劲,败局即无法挽回。而军队之败,就像河堤里奔涌咆哮的潮水,瞬间一个小缺口,都会造成巨大的溃堤。

  魏军的中军率先崩溃,这崩溃的传递,比我们文字表述的时间要快得多。

  此刻,正所谓的兵败如山倒,不,应该用败势如雪崩,更确切些。

  原本势均力敌的一场战斗,瞬间变成了秦军的追逐屠杀。

  魏军士卒们,很多干脆扔下武器,丢掉盔甲,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如果可以,他们甚至更愿意变成四只脚的动物,因为,那样他们能跑的快一些。

  而一旦,上一秒钟还手持武器与你格斗的对手,转瞬间,丢下武器,扭头就跑,那种滑稽的场面,只有现在的秦军可以见到。

  于是,司马迁《史记》里描写的状况出现了:

  一个秦锐士,左手提着一颗人头,右胳膊底下夹着一个将官俘虏,在拼命地追赶另一个魏军士卒,他盯上了那颗魏卒项上的人头。

  此时,最清闲的应该就是王贲了。

  那时候,香烟还没有传播进来,我们无法使他的手指上夹上一根“事后的香烟”,或者说,此刻他也没什么好消遣的,原本站着一直观察全局的他,现在,可以轻松地靠在战车的车辕上,欣赏着眼前这道风景,或者说是他主导的一部恢弘的战争剧。

  当这幕战争剧落幕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

  打扫完战场后的安阳邑外,这个叫平阴的地方,是一片腥风血雨后的安静。

  魏军以六万多人被屠杀,全军崩溃的结果,宣告对大梁的勤王解围的彻底失败。

  消息不知如何传回了大梁,公孙敖面如土灰地看着王座上的魏王假。

  魏王假手扶着额头,挥挥手,示意大臣们都退下,然后闷声不响端坐在那里,一直到掌灯时分,仍在王座上一动不动。

  他知道,魏国完了,大梁也完了。

  不知怎地,他脑海里泛起了陈平的话,那个准确预言了这一切的家伙,他现在在哪?

  可是,这一切都已晚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