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三章 北方怎么办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天下。

  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秦国先后攻取赵国邯郸,俘虏赵王。赵亡后,公子嘉逃往代郡,自封为代王,继续苟延残喘。

  随后,因为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秦国又派王翦、辛胜伐燕,击破燕军,轻取燕都蓟城。王翦又派将军李信率军急追东退的燕军,追击到衍水击破燕太子丹率领的残部。

  此时逃到辽河流域的燕王,认为秦军攻燕,完全是由太子丹的谋刺阴谋引起。代王赵嘉劝燕王杀太子丹,献首于秦以求和。于是燕王杀太子丹,献首求和。

  此时,燕残部逃往辽东,由于地方偏远,对全局关系不大,秦即把兵力转用于伐魏灭楚。

  韩魏皆灭后,方开始大规模对楚作战。

  此番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对楚战争基本告一段落,所以,秦王的视线,又转移到了北方。

  秦王坐在御座之上,问群臣下一步征伐之计,廷尉李斯上前奏道:

  “启奏陛下,伐楚三年,我军大获全胜,尽平楚地,应指日可待。当今之计,北方诸国,以齐最为强盛。”

  “臣以为,当先遣一将,先行灭了代、燕,扫除后顾之忧,再使其引兵向南,征伐齐国可矣。”

  秦王闻奏,看了看群臣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丞相王绾出班奏道:“廷尉大人此议可行,臣附议。”

  秦王又转向武将丛中,问道:“若发燕、代并齐,何人可以带兵呢?”

  王贲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愿意带兵,征伐燕、代并齐,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秦王笑道:“左将军若领军,寡人无忧矣。将军需带多少人马呢?”

  王贲奏道:“启奏陛下,臣只需十万即可。”

  “哦,又是十万?灭燕、代可,灭齐,恐不够吧。”秦王有了李信的教训,此番更加谨慎。

  王贲胸有成竹地奏道:“启奏陛下,燕、代虽远,仅余残脉,难度不大。至于齐,虽是东方大国,但多年来军备不整,战力不足,臣有信心以十万之兵灭之。”

  秦王闻听,大悦道:“好,少将军英勇,寡人即付十万之军,择日即可整军出征。”

  于是,秦王准奏,命王贲为主将,蒙恬为副将,领军出征。

  有读者会问,秦王对王翦、王贲父子,一直是用一个,押一个,这次为什么打破这一惯例了呢?

  首先,此次伐楚,王翦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秦王对他的疑虑,见楚境陆续荡平,又主动交回十万大军,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秦王的信任。

  其次,王贲的表现,在目前的留守武将中,最为卓著,尤其在灭魏一役中,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胜利,在秦王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次,前年李信的失利,也促使秦王在心中,对手下这些战将的能力,重新进行了定位。而王贲在其中,属于佼佼者。

  最后关键的一点是,秦王目前的自信心已经空前高涨,他急于完成统一大业。更何况,每个军中,秦王都安排了绝对忠于自己的副将作为监军,加上士卒们对秦王的忠诚,使他对同时派出王家父子为主将,具有了更多的信心。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