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吴广之死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欲取代吴广的田臧等人之口,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有史料说,吴广骄蹇自大,刚愎自用,以至于部下无法与他商议军事行动计划,不得不杀之。

  但《史记·陈涉世家》载:“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说明吴广一直受士卒爱戴,并不是如田臧所说的“骄蹇”。

  普通的说法认为,田臧和吴广在军事行动上存有分歧,无法统一意见。面对强大的秦军,田臧不得已杀了吴广,以求预定的军事行动能顺利实施。

  另一种说法认为,吴广之死与陈胜有关。陈胜为王后,任用亲信,妄杀故人,苛察臣属,使诸将士离心;与吴广的关系也不如一开始时那么融洽、默契。

  以此推测,田臧杀吴广得到了陈胜的默许。否则又何须“献首于陈王”?而砍掉陈胜左右臂兼亲密战友吴广的田臧,又怎能当令尹、为上将呢?

  还有一说认为,还是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影响,田臧心怀不仁,不甘久居吴广之下,又苦于无法超越他,因此说吴广“骄,不知兵权”,或许只是除去吴广以取而代之的借口。

  吴广被杀的原因,没有更多的史料来确定。但不管怎样,一位起义的领袖,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上,却倒在部属的屠刀下;大业未成,义军内部,反而开始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仅陈胜不追究吴广被杀这事,就已经埋下了起义政权离心瓦解的危险。

  吴广即死,其实,这场起义的结局,就已经基本定局了。

  杀了吴广后,田臧取得陈胜任命,于是,命令李归等将领,留两万军继续在荥阳城下,监视围困城内秦军,田臧亲率八万精兵西去敖仓(今河南郑州西北),迎击章邯所部秦军。

  田臧率军到了敖仓,刚刚立下营寨,就望见秦军漫山遍野,飞奔前来。

  经过章邯的调整,加上各县征调正规军的加入,此番秦军已然不同,三十万兵马,旗械鲜明,整齐雄壮,显出帝国军队的气派来。

  相比之下,张楚军无论是武装还是士气,都逊色很多。

  张楚军兵,包括田臧等军将在内,都有惧色。

  但,此时,害怕已经没用了,既然来了,就排成阵势,开打吧。

  章邯见张楚军先已列好阵势,也不废话,直接下令进攻。

  章邯骑兵军中有一悍将,喜欢冲阵。每经战阵,往往身先士卒,勇猛无敌。

  章邯进攻令一下,该将纵马挥刀,匹马当先,冲向张楚军。秦军骑兵纵队踊跃跟上,呼啸着冲进敌阵,横突直撞,左右乱搅,好似虎入羊群,所向披靡。

  田臧在中军一见,秦军骑兵直奔中军而来,忙下令战车转回头向后军逃走。

  哪成想,这秦军的精锐铁骑,速度太快了。

  那秦将一马突入,突至田臧的战车前,正与田臧打个照面,臧措手不及,被秦将手起一刀,劈死车下。

  估计此将是吴广显灵,专为吴广报仇。

  张楚军失了主将,登时大乱,本就不甚整齐的三军,纷纷乱窜,又出现了秦军锐士追逐的场景。

  章邯乘胜前进,直抵荥阳城下。

  李归等听逃回来的兵卒说,田臧战死,顿时感到像是被摄去魂魄一般,茫然无措。

  章邯也不给他太多时间考虑,直接挥军进攻。

  章邯就喜欢进攻。

  秦帝国军队,除了铁骑以外,弩箭、戈戟步卒,也很是厉害。一阵冲突下来,张楚军已开始四散逃跑。

  李归约禁不住,只好硬着头皮,率身边士卒死战。

  正战间,忽然一骑将突入,大喝一声,一戟将李归刺于车下,随后跟上一个步卒,一刀将头颅劈落地上,一道灵魂,驰入鬼门关,去寻他的密友田臧,与吴广同对冥簿去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