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7章 先见之明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途,正好遇见齐王特使高陵君田显,奉齐王之命,前往楚营向武信君解释齐国的政策。

  两人停下车马,互致问候。

  宋义便问田显道:“高陵君此次是奉齐王命,去见武信君么?”

  田显道:“正是。”

  宋义想了想,说道:“正好,我受武信君差遣,出使贵国,一是为两国修好,二是催齐王尽快发兵助楚攻秦。”

  “既然走到这里了,又是老朋友,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田显道:“将军这么客气,有什么话尽管请讲。”

  宋义遂道:“此去楚营还有两三日路程,愿君宁可在路上多拖延几日,不要走的太快,免受灾殃。”

  田显听宋义如此说,显然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出于交情,不禁有些诧异,详问道:“兄此言可有特别意义?”

  宋义答道:“武信君近来屡战屡胜,已经使他膨胀骄傲至极,队伍管理涣散,士卒无不懈怠,这样的军队,是没法再打胜仗的。”

  “而且,据情报,咸阳已经派出新军,秦将章邯志在报复,武信君轻视秦军,拒谏不纳,将来必为所乘,失败就是须臾之间的事情。”

  “高陵君既然是老朋友了,就劝你一劝,慢慢游览一下沿途风景,也许可以躲过这场灾难。”

  “我料这场灾难,多则十日,少则三五日,唉,武信君我怎么劝,都不听啊!”

  说罢,宋义连连叹气。

  如果说,宋义在帐内进谏项梁时,是忠肝义胆,此时,对田显的这番话,就显出他的局限和无能来了。

  确实,进谏不听,一意孤行,应该是项梁的错,可作为手下的将军,宋义还应该做什么,难道是到处发牢骚么?难道不是想方设法,尽一切努力,避免悲剧的发生吗?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是你说了,就尽责了,而是应该看看,你尽到全责否,你是否想尽一切方法,尽一切努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没有。

  一个好的下级,应该擅于推动上级,避免上级犯错误,而不是像宋义这样“我和他说了啊,他不听啊”,以上级的失败,来证明自己的先知和多么能。

  从这一点上看,如果百分制的话,项梁不得分,而宋义也不会超过五十分。

  田显对此似信非信,与宋义拱手揖别,各自上路。

  走了一程,高陵君想,那宋义虽是朋友,但身份毕竟为楚臣,既然如此关照,应该不能没有原因,何妨信他一信,迟迟缓行,较为妥当。

  于是,高陵君嘱咐车夫,绕路而行。

  走了不到三天,果然,路上从定陶逃来的人纷纷传言,武信君已经败亡。

  自前日,项梁打发走宋义使齐后,略略想了一想,觉得宋义未免太过紧张,毕竟章邯屡战屡败,一直避战,很难想象他敢冲出城来。

  至于咸阳方向的增兵,倒是应该引起重视。

  想到此,项梁叫过负责侦查哨探的副将,叮嘱其加强西边秦军的侦查,如有异常,立即报告。

  副将遵命布置去了。

  安排完这件事,望着依旧下个不停的雨,项梁想,也许等天气好起来,应该把项羽和沛公两军调回来,这样全力攻下定陶,再四处扩张才好。

  主意已定,项梁遂宽下心来,喃喃道:“这行军打仗,我项梁不输给任何人,岂能被一介文人指手画脚。”

  【作者题外话】:PS:推荐一本作者正在追更的都市生活情感小说。《845069+缘定大疆》作者关塞烟霞。都市类网文的一股清流,被好多大大推荐!本书节奏不快,贵在真实,宛如身边事;奇在平淡,如一条小溪,就是一部潺潺流淌的故事。真心推荐大家收藏起来,慢慢看。这本书,值得!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