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卷楚汉 第306章巨鹿之战之拉锯战…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甲胄,除了面部和持武器的手以外,都有甲胄包裹,防护能力极强。

  这群重装步军,手持一丈长的长矛、戈戟,锋利的兵刃,举在半空,寒光闪闪,在头顶辉映。

  这是章邯的应对骑兵攻击的阵法。这些步军的武器均斜着向上,遇有骑兵冲阵,如果侥幸能穿过箭雨,来到盾阵前,这些长矛戈戟,就会齐刷刷地变成戈戟林,密密麻麻,直刺过来,饶是铁马铜人,也被穿成无数个窟窿。

  重装步军的两侧,是章邯准备好的大秦铁骑。三万铁骑严阵以待,只等中军一声令下,直插敌人两翼,从两腰处,将敌军截断,直捣敌中军大营。

  当然,章邯手里还有数百铁鹰锐士,留在后军,只待战场上出现时机,迅疾出动,对敌军的指挥中枢,施以致命一击。

  说白了,只要章邯不大意,以秦军现有的实力和状态,任何一支诸侯军要想从他身上占到便宜,也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当下,章邯指挥秦军,像一个巨大的车轮,向楚军占领的营寨,碾压过来。

  即使项羽再勇,楚军的士气再高,可这刀剑弩箭是无情的,这些冰冷的武器,本来就嗜血,何况章邯还有二十万之众,与楚军是四倍的数量,四个打一个,简直就是碾压式围殴。

  项羽对此早有准备,见章邯精锐尽出,气势汹汹,当然不能傻到硬拼。当即命令部队向后撤,抛弃了两个营寨,直退到漳河岸边。

  项羽军沿着漳河岸边向南,来到事先搭好的浮桥处,快速撤往漳河对岸,之后毁掉浮桥,在漳河东岸立下营寨,隔漳河与章邯军对峙。

  章邯也不渡河,依旧退回甬道处,修好营寨,恢复甬道,运送粮草。

  项羽经此一役,抢夺了秦军的粮草,补充了自身的补给,心里稍稍安定。

  同时,项羽也见识了章邯的组织能力和战斗力。对下一步的对战,心里有了底。

  就像陈平所说的那样,与章邯硬碰硬是会吃亏的,楚军的目的,就是要不断骚扰秦军的甬道,不断进攻章邯防线的薄弱处,利用楚军骑兵部队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和章邯进行运动战。

  对于甬道处防守的小股秦军,项羽军就时常给他来个偷袭,能歼灭就歼灭,不能歼灭就袭扰。

  秦军在黄河、洹水、漳河之间,有三段甬道,这里的防线,不利于重兵把守,只能分立营寨,每个营寨把守一段距离,不可避免地留下漫长的防守线。

  项羽令英布率一万骑兵,不停地骚扰秦军的甬道,一个月的时间,九战九捷,屡破秦军防线。

  通常情况下,秦军遭受攻击,向营寨处退却。楚军于是上前毁掉这段甬道。

  随后,章邯组织兵力进行反击,楚军退走,秦军又恢复修筑甬道。

  这样的拉锯战,持续了一个月,双方似乎各得其所,形成了对峙局面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