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0章 韩信的智慧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又源源不断地运进来,如何保管和调度,是历任仓管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以至于粮食的损耗较大。

  韩信到任后,到谷仓转了转,随即下了一个命令:

  “以后不要再费时费力地倒仓了,将粮仓的一个大门,全部改成前后两个门,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领取粮食的一律从后门运出。”

  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粮仓不再有浪费的现象。

  韩信的这一举措,成就了后来“推陈出新”这句成语,引申为: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好的方向发展。

  另一件事是“葫芦归罐罐归篓”的分油术。

  有一天,韩信来到军营的伙房,正赶上两个不同军营的伙夫,正在为分油发愁。

  这两个伙夫领用了一篓子油,篓子里面装了十斤的油;还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芦,罐可装七斤油,葫芦可装三斤油。

  现在要把这十斤油平分,每人五斤。但是谁也没有秤,只能用两人手头的三个容器倒来倒去。

  两个伙夫一见韩信过来了,忙上前请教他,怎样分均匀油。

  韩信了解情况以后,看了看三个容器,对两人说道:

  “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营走。”

  说完了,扭身就走了。

  两个伙夫,按照韩信的办法倒来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每人五斤,高高兴兴,各自回营。

  两个伙夫究竟是怎样用这三个容器倒来倒去的呢?

  韩信所说的“葫芦归罐”,是指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倒;“罐归篓”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篓里倒。

  次序是这样的:

  一、先用油葫芦连装三次,共装九斤,将七斤的瓦罐注满后,油葫芦里还剩两斤。

  二、然后将瓦罐的七斤再全部倒入篓,这时篓里是八斤油。

  三、再将油葫芦内的两斤油全部倒进瓦罐。

  四、之后用空葫芦在篓里灌满三斤油,倒进瓦罐,这样,瓦罐里正好五斤油。

  五、这样,篓里剩下的油正好是五斤。

  双方各拿一罐和一篓,恰好各人所得完全相等。

  以上两件小事,足可以看出韩信的智商确实高人一筹,但这些还不足以使其在汉王那里熠熠生辉。

  甚至,这些事情,连到达汉王那里的机会都没有,韩信依旧是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籍籍无名。

  如果是籍籍无名倒也没什么大不了,还不至于促使韩信逃跑,真正使韩信下决心离开的,是随后在他身上发生了另外两件大事。

  到了南郑后,很多关东的军士相约逃跑。治粟都尉的手下们也不例外,而且一跑就是十三个人,都是韩信的直接部下。

  结果,那些军士没跑出多远,就被巡逻的卫队给抓回来了。

  在汉王的军中,此时已经沿用了秦军的军律,遇到逃跑的军士一律处死,直接官长连坐。

  按照这个法令,逃跑的十三个人都要被处死,包括韩信这个官长。

  到了行刑的时候,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最后一个就轮到韩信了。

  刀斧手过来,伸手抓住韩信被捆绑的两只胳膊,将其架了起来,准备拖到行刑台上去。

  【作者题外话】:为欢迎读者朋友们发表观点,作者建了一个QQ交流群949901369,随时恭候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当然,也可以搬个板凳只听不语。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