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8章 郦食其说齐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齐地难以攻下,与汉军交战吃紧,陆陆续续调回。楚与齐议和,城阳之围得以解除。

  所以,齐地已经有一年多,未遭兵革。

  到了前几日,齐王接报,汉军韩信正在赵地募兵拟攻赵,颇有风声传入齐都临淄城。

  齐王田广就与齐相田横,商议对策。

  田横建议,立即派重兵,到西部边境的重镇历下驻防。

  正在这时,有人报,汉使郦食其到了,要求会见齐王。

  齐王田广传令召入,两下相见。

  施过礼后,郦食其对齐王说道:

  “方今楚汉相争,连年未解,大王可料得将来结果,究应归属何人?”

  齐王道:“这事怎能预料?”

  郦食其说道:“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那么齐国就可以保全下来,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归向的话,那么齐国就可能不保了。”

  田广问道:“天下人心究竟归向谁呢?”

  郦食其说:“归向汉王。”

  田广又问:“我看不出来,老先生有什么理由这样说呢?”

  郦食其回答:“汉王和项王同受义帝差遣,一起并力向西,进军攻打秦,在义帝面前已经明白约定好了,先攻入咸阳者,就在那里称王。”

  “当时楚强汉弱,何人不知,但汉王先攻入咸阳,明明为天意所归,项王却背弃了盟约,不让他在关中称王,而让他到汉中为王,这是项王不守信用的表现。”

  “项王迁徙义帝并派人暗杀了他,海内人心,无不痛恨。汉王听说后,仗义兴师,为义帝缟素发丧,传檄讨贼,名正言顺,天下向风。”

  “汉王发起蜀汉的军队攻打三秦,出函谷关收集天下的军队,拥立以前六国诸侯的后代。这些都是道义之举。”

  “汉王每当攻下城池,立刻就给有功的将领封侯,缴获了财宝立刻就分赠给士兵,和天下同得其利,所以那些英雄豪杰、才能超群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劳。”

  “诸侯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来投归汉王,蜀汉的粮食船挨着船源源不断地顺流送来,百姓开城门迎接汉王。”

  “而项王既有背弃盟约的坏名声,又有杀死义帝的不义行为;他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着,对别人的罪过却又从来不忘掉;将士们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爵。这样的项王,您也听说了吧?”

  “还有,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就得不到重用;对有功人员刻下侯印,在手中反复把玩,不愿意授给;攻城得到财物,宁可堆积起来,也不肯赏赐给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他,才能超群的人怨恨他,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

  “而汉王广纳天下的英才,因此天下有才能之士,都投归汉王,汉王安坐就可以驱使他们。”

  “汉王带领蜀汉的军队,平定了三秦,占领了西河之外大片土地,率领投诚过来的精锐军队数十万计。又攻下了井陉,杀死了成安君;击败了河北魏豹,占有了三十二座城池:这就如同所向无敌的黄帝的军队一样,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结果。”

  “现在汉王已经据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守住了白马渡口,堵塞了大行要道,扼守住蜚狐关口,天下诸侯纷纷归顺汉王。”

  “现在的局势不是您是否投降汉王的问题,而是如果想最后时刻才投降,那就有可能被灭掉。”

  “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不投降汉王的话,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

  郦食其的一番话,说的在情在理,田广心中不由得不起波澜。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