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兵役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装备,战力迅速下降,这又导致魏国的环境更为恶劣,由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虽如此,魏国的正规军依然继承了武卒选拔制度。

  每当遇到大战,国君往往征发全国武卒,倾国以赴。

  若是一般小战,则只征发与敌国邻近的郡县武卒去作战,其他郡县就休养生息,以备将来。

  近年以来,魏与秦国的边境形势日益紧张,尤其是韩国被秦灭以后,秦国将原来的韩国,变成了秦国的颍川郡,宛如在魏国的腹心地带,插了一把尖刀,时刻会给魏国以致命的一击。

  加上秦又相继讨伐赵国,攻击燕国,对魏国形成了包围之势。而此时的魏国,竟然没有多少周旋的余地。

  一时间,魏国的朝野上下,无不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事忧心忡忡。

  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局势,新继任的魏王假,采取大臣们的策略,加紧备战,大梁周边的郡县,都开始了普遍募兵。

  自然,南据国都大梁不远的阳武县,也不可避免地列入普遍募兵的范围内。

  在这种大形势下,又加上县丞从中弄权,征发陈平服兵役,就变成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而对于象陈平这样的兵役,由于没有入选武卒进行训练,只能募为“更卒”这样的普通士兵,在附近的郡县担任一个月的守卫。

  这对陈平来说,无形中也算一件不幸中的幸事,他真要感谢白起的武卒制度,否则,就像其他诸侯国那样,所谓的军队士兵,平时就是一些抗耒耜的农民,上战场,也大都是群殴式的一阵冲撞厮杀,智力和脑力基本派不上用场,除非你是战将。

  接到通知后,陈平心里明白,这是石县丞利用职权暗箱操作的结果。

  按照《魏令》,陈平属于“入室”书生,又处于妻子怀孕待产期间,这两个条件任一,都可以申请免除他的兵役。

  但负责选丁的县廷尉说了,如果陈平据以上两个条件申请,是可以准许的,但需由兄长陈伯代替服役。

  哥哥陈伯听说了以后,坚持要替弟弟出征,在陈平的努力劝导下,才做了妥协。

  陈平对兄长说的理由是,如果陈伯去服兵役,那家里的作坊就得停下来,这在金钱上的损失是巨大的,好不容易作坊刚刚开设,生意正有起色,无论如何不能停下来。

  何况,仅仅一个月的兵役,对陈平来说,也容易度过。

  陈平在心里的想法却是,现在对秦形势如此危急,一旦开战,以兄长的耿直性格,只会一根筋地向前冲,那样,战场上生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而自己,即使到了战场上,也可以开动脑筋,视情况灵活处之。何况,他早晚要去军旅中体验,见识一下战阵,为将来的出山做准备。

  虽然,现在正当石家觊觎乳脂作坊的关键时刻,石家调走自己,也是为了霸占作坊这一目的。

  但陈平对此倒不担心,他在心里早已想好了对策,好在距离服役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在此期间,安顿好这一切。

  想到此,又考虑到县丞会在其中作梗,过程中不免又会生出更多的事来,陈平说服哥哥,放弃了免除申报。

  这一个月的时间,除了按例参加训练,陈平还有几件事要办。

  第一件事,陈平从石斗家里,取回了托他买的锦缎和绢布。

  陈平将锦缎给了张姜,说是特意给她扯的布料,让她做上一身衣裳。高兴得张姜,捧着他的脸,不管不顾地亲了几口。

  陈平的重点,在那一匹白底绢布上,他用了三天时间,在自家的屋里,关起门来,在上面写着什么。

  第二件事,陈平去找褚布,为自己打造了一套盔甲、一把戈和一柄锋利的宝剑。

  魏国的兵役,武器装备和盔甲,都是自备的。这也是战国时期各国的特色,只有那些没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官府才会发放统一的制式服装和盔甲。

  第三件事,陈平要去找那几个乞丐。

  这仿佛看起来摸不着头脑,但陈平确实去了。

  注1:十二石重弓:一石约合市斤,十二石即为738斤,这样的重弓最大射程可达800米外。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