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章 魏王的决心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备,一心想励精图治,重振魏文侯当年的魏国风采。

  可现今的时代,已与文侯时大不一样。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已经甩了六国好几条街。

  重视人才,奖励耕织,世袭军功,远交近攻,不断对外征伐,整个秦国,宛如一架战争机器,隆隆开动起来。

  如果魏王假所处的时代背景不是面对强秦,而是两国势均力敌,魏王假也许会有一番作为。可形势不等人,秦国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眼下,魏王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自从边关警报传来,王宫里讨论对策的会议上,是战是降,争论不休,已经是第二天了。

  魏王看着台陛下,你出班说“宁死不降”,他出列道“为民计当议和请降”,两种意见,僵持不下。

  纷扰之时,新任相国尉陉出班奏道:

  “我王陛下,连日来,庭议战事未决,而秦军日益逼近,五日内,即可兵临城下,还望我王尽早定夺。”

  上将军公孙敖出班奏道:“臣有数言,冒死请求,望大王裁决。”

  魏王假道:“爱卿,但讲无妨。”

  公孙敖禀道:“臣以为,秦,虎狼也,此次犯魏,绝不仅仅是为裂土割地,夺我几座城池那般简单。”

  “从秦灭韩、攻赵、伐燕的结果看,秦军目的在于灭国。而且,据从边关快马传回的情报看,秦军沿途不攻取城池,不与别城交兵,而是直奔我大梁,显然,秦军是有备而来,目的明确,攻取大梁。”

  “如此局面,我想问请降议和的诸位大臣,秦军的目的是大梁,我们割哪座城池议和呢?如果将大梁给了秦国,那我们魏国还能存在吗?”

  “大王陛下,更主要的一点,我们这些臣子们,请降之后,还可封侯获地,而大王您呢?您还能得到什么呢?”

  “所以,大王,臣请您即刻下令,凡再言降者,一律革职发往军中冲锋打头阵,即刻集合武卒,整顿军旅,全力迎战秦军。”

  “臣虽不才,纵然肝脑涂地,誓死抗秦,与大梁共存亡。”

  “如此,则大梁幸甚,魏国幸甚,江山社稷幸甚。”

  说完,以头触地,砰砰作响,王宫上下,群臣无不变色。

  魏王假,几天来犹豫不定,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战胜秦军,以及大梁四十万百姓生存问题,但让他从刚坐了三年的国君位置上下来投降,心里那种愤慨一直在胸中激荡。

  闻听公孙敖这番披肝沥胆的肺腑之言,魏王热血上涌,愤然离座,拔出佩剑,在案几上一挥,劈开一角,断声喝道:

  “上将军所言,甚合我心。我意已决,集合一切力量,全力抗秦,今后,若有再言降者,当如此案。”

  说罢,将佩剑入鞘,双手捧剑,对公孙敖道:“上将军公孙敖听令。”

  公孙敖立起,整顿衣甲,慨然登阶,单膝跪在丹陛之下。

  魏王假道:“孤授你为魏国大将军,持虎符,行大将军事,一切军事调动,悉听大将军调遣。全国军民,悉听号令,奋力抗秦,有不从者,先斩后奏。”

  随后,勉力公孙敖道:“大将军,尔等需勉力而为,奋力抗击暴秦,孤与全国都为你后盾。胜,孤与你共享天下,败,孤引颈自创。”

  公孙敖再次叩首砰砰作响:“大王,臣誓死保卫大梁,保卫大王。”

  王宫内,群臣齐跪,齐声大呼:“臣等誓死保卫大梁,保卫大王。”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