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5章 先行者和模仿者_大时代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金方面走内账,公账的款项不能一次性拨付,要分批次的作为知识产权及技术服务的支出和人力资源的支出。”

  果然是大公司出来的,知道什么是敏感的。

  王浩阳松了口气,这样还行。

  资金不是一次性的拨下去,而是有成果了再一点点的报销,这给他的财务管理就轻松了。

  王星皱眉道:“IT行业的技术更新特别快。就比如斌辰说的Facebook正在做的那些项目,现在咱们听着好像挺厉害,可过个两三年,说不定就烂大街了,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都可以随意应用。如果咱们是同步跟他们一起做研发,恐怕要吃亏。”

  这话一出,不禁让贺阳高看了几眼。

  觉得这个王星果然不太一样,不像一般的技术人员那样只专注于技术。

  还是那句话,做研发是要灵感碰撞的。

  可国内的教育体制,最缺少的就是这玩意。

  比如分布式缓存系统,Facebook要做,3个月就能做出来。朋友网要做,因为缺少参照物,一切都要我们自己摸索着前进,可能要12个月才能有成果。

  如果两家是同时起步,朋友网就要晚了整整9个月。

  可是,如果不是同时起步,朋友网迟钝半年再起步呢?

  等Facebook的项目上线了,朋友网就有参照的模板了,就可以学习、改良了,说不定8个月的时间就能研发出来。

  总体算下来,朋友网晚了11个月。

  跟同时起步差不多。

  可不同的是,第一种模式的研发时间更长,费用更高。第二种模式研发周期短,费用支出的少。

  假如再晚个两三年起步,有更多的网站有了分布式缓存系统,可以参照的就更多了,硅谷分享出来的技术成果更多了……说不定分布式缓存系统就成了烂大街的技术,国内的科技公司独立研发,3个月也能轻松搞定。

  这研发费用就更低了!

  而且,成功率更大!

  模仿者比先行者容易多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世阿里巴巴在08年开始做云计算。

  当时,云计算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全世界都不清楚,大概就是两个方向,一个是谷歌的大数据处理方向,一个是亚马逊的基础设施虚拟服务方向。

  大家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王建博士带队去做,没有确切的参照物,只能一边猜一边摸索,然后就选错了路,沿着谷歌方向走了……

  这就导致阿里云初期的研发非常困难,团队几次瓦解又重组,王建博士数次崩溃落泪,还被人大骂是骗子,头发全白了。

  到了2010年,亚马逊的“基础设施即服务的模式”成功了!

  给全世界定下了云计算的标准。

  王建博士恍然大悟,这才赶忙转头,全心全意的追随亚马逊。

  有了参照物,接下来就很顺利了,阿里云大获成功,却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