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〇九十三章 吃货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傅扬一家三口来到家里。

  杨巧兰不知道塞给陈方圆多少钱,陈方圆不要,两人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傅扬发了话:“七大娘给的拿着吧。”

  杨巧兰见陈方圆把钱收下了,感觉又完成了一项任务,陪着说了两句话,转身便端着针线笸箩出了门。

  她跟年轻人说不到一起,还是跟村里的老娘们儿更有共同话题。

  而且她在陈方圆身上看到了一丝梁希的影子,都是大城市来的儿媳妇儿,都是不省油的灯,也不知道老六他娘能不能压儿媳妇儿一头。

  不行,我得去给老六他娘支支招!

  坐着说了会儿话,梁希和陈方圆熟络起来,她俩都是中文系毕业的,一个北大,一个厦大,毕业后又都当了老师,聊着聊着就聊起了当代文学。

  傅松最讨厌的就是文学,这玩意儿他娘的有啥好聊的,还专门搞成一门学问,还在大学里设中文系,这不是浪费钱吗?

  几十年了,中文系培养出几个真正的作家了?

  有这些钱养你们一群只会打嘴炮的,还不如投入到理工科呢。

  人饥饿的时候就只想一件事,一旦吃饱了,想法就多了,所以这些人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梁希一看他不耐烦的脸色,便拉着陈方圆回了房间。

  人刚走,傅松嘀咕道:“不说人话。”

  傅扬笑道:“我们俩在家也聊不到一起,我说的她听不懂,她说的我听不懂,好不容易碰上个能聊到一起的,随她们去吧。”

  傅松道:“听说你又升官了?”

  傅扬苦着脸道:“升啥官,本来主任干得好好的,把我调去了公司当经理,还是个副的,我是一点都不想去!”

  傅松道:“装,使劲儿装!”

  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讲政企分开,但真正实施政企分开的单位寥寥无几,厦门港务局也只是在几年前将港监部分从港务局划出。

  今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港务局这才开始试着搞改革,羞羞答答地成立了一家下属公司,傅扬从技术保障部主任的位置上调去了新公司当副总。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如果在技术部主任和新公司的副总之间做选择,大多数人肯定会选技术部主任,但傅松却知道,港务局早晚要改制,要政企分开。

  现在去港务局下属公司当副总历练,总比几年后港务集团成立后再去公司任职要好,至少多了几年企业管理经验,未来的发展机会更多,潜力更大,同时选择也更丰富。

  上辈子傅扬可没这么好的运气,一直在技术部兢兢业业干到港务局改制成立集团,然后又在集团技术部干了几年,才慢慢爬到总工程师。

  傅扬嘿嘿笑道:“主要是托了你的福,否则也轮不到我。其实企业有企业的好处,比在港务局自由一些,工资也高。”

  傅松道:“好好干吧。”

  因为还要去别人家走动,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