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窝点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眨眼三天时间过去了。

  虽然详细报告还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出来,但仅仅这三天时间,总部从全国各地办事处接收的反馈消息,就让傅松感到触目惊心。

  我嘞个乖乖咙咚呛,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傅松都开始后悔看这些东西了,还不如不看呢,看了让人心烦。

  真让王永宏给说中了,远景集团食品饮料事业部下的几大产品线,包括碳酸饮料、瓶装水、饼干、膨化食品、方便食品、奶制品、速食肉类等,各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假冒产品。

  其中,本省居然是重灾区,这个事实让傅松很是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又很容易理解。

  毕竟远景集团的产品在省内宣传推广力度最大,销售网络铺设得也更齐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销售网络甚至下沉至农村。

  提到农村,傅松就头疼的厉害,因为这次调查发现,农村是假冒伪劣产品重灾区,而农村大集更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

  在农村,大集是绝大部分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用品的必去之处,除非是急需品会在村里的小卖部购买,比如正做着饭呢,发现没盐了,否则农民都会尽可能去大集上买。

  调查人员就在很多农村大集上,找到了远景集团旗下品牌的“三无”产品,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合格证,也没印生产厂家。

  除了“三五”外,产品名称、包装配色等都跟正规产品一模一样,而且有些还是按斤卖的小包装!

  能想出这种方法的人,还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头疼啊!

  打假打的绝不仅仅是假冒产品的终端零售商,最重要的是要追溯到这些商品的上游批发商和生产商。

  所以,傅松反而不怎么担心城市里的假冒产品,因为城市里的零售商基本上都有固定地点,要么是店铺,要么是摊位,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顺着店铺和摊位可以顺藤摸瓜找到源头。

  但在农村,特别是农村大集上的假冒产品就太难处置了。

  农民普遍收入偏低,热衷于购买“便宜货”、“只要吃不死人就没事”的落后消费观念,维权意识淡薄,购物渠道传统单一,都加剧了农村大集假冒伪劣商品泛滥。

  另外,基层工商部门力量不足,没那么多人手,想打假却有心无力。

  而且农村大集人口流动性大,商贩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今天被监管部门查处了,明天风头过去商贩们又会“重操旧业”。

  今天打掉一个售假商贩,明天又涌出来两个,所以只能从制假源头上做文章,打掉制假窝点,掐断售假渠道。

  但这样也只治标不治本,经济不发展,老百姓收入水平不提高,消费不升级,无论你说得天花乱坠,老百姓还是会用钱包投票的。

  “傅总,工商局通知我们,刚发现了一个生产非常可乐的制假窝点,需要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